假学术
作者:行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09/01/blog-post_XXXXXml 今日看BBC的《人体奥秘》,里面说到,说谎是人的一种本能,学会说谎,
标志着儿童不但有了自我意识,而且可以判断他人的想法;只有能推测出他人的
想法,才能开始学会与人相处。为了证明这点,节目中做了一个游戏测试,让儿
童背对桌子,告诉他不能向后看,然后桌子上的玩具火车开始“喀、喀”运行。
结果是所有的小孩均偷看了桌子上的东西,而后都不承认,说明这个时期的儿童
已经可以明白他人的内心想法,知道不遵守是不好的。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BBC并未对这种说谎的本能进行道德评价。素知BBC的严
谨认真,而生在红旗下,早已被忽悠怕了,本人更信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的怀疑精神。作为google一族,随手即以“说谎、本能”,“lie, instinct”
做了检索。查到一篇《诚实有罪:说谎是求生本能》的博客文章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引用了英格兰大学哲学教授David
Livingstone Smith的著作《我是人,所以我说谎》说明:“说谎,其实没有好
坏之分,它只是一种超越法律和道德的求生本能”,“太诚实是反社会的行为”。
更引用一些电影、小说来说明“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是真理”!虽然作者强调了
说谎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字里行间,“说谎”却大有翻身之势。看来,谎言确是
人的一种本能,但没好坏之分实不敢苟同。性,是人一种本能;但强奸,是一种
犯罪!
以上仅为说明写这篇小文的由来,探究说谎本质的事情,就让那些哲学家、
理论家等等去做吧!我等小民,并不想赶时髦,把此等浅显的事情搞混淆了。从
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谎言无处不在,无疑说谎对于说谎者本人来说是有益无害
的——至少他当时这么认为,因为一是说谎成本极低,说一年谎话消耗的能量才
能烧开一杯水,二是收益极大,可以“谎中自有黄金屋,谎中自有颜如玉”;自
然,相信了谎言的人,就成了说谎者的祭品。
只是,一人说谎所及有限,也容易识破;一个行业,一个社会说谎,则纵使
有无数明智者呼号奔走,振聋发聩,不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的地步,“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便无”,谎言依旧是“真理”。人类
“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本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免!解放全人类——苏联东欧解
体,才知自己需要解放;亩产万斤——饿莩遍野,才知粮食短缺;形象工程——
桥垮屋塌,人死财亡,才知是豆腐渣。
我所知也有限,目力所及,也只是自己耳闻目睹的医学学术界中造假横行之
见怪不怪现象,亦学方舟子写出来,聊立此存照。
中国学术之乱象,想想亩产万斤之荒唐就可以明白:据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统计,中国SCI、EI和ISTP论文总数世界第四位,中国单篇论文的平
均引用数排名却是第117位,正如一个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同行业中产量第一销
量却是第一百,不是垃圾又是什么?我是在一家全国各种论文排名均在前十位的
医科大学读的博士,有兴趣的话且听一些陈皮烂谷牛人牛事。
这些年医学类研究生扩招迅猛,而国家投入则有限,学校资源则有限。整个
学校除了个别实验室个别导师外,大多没钱。中国的研究生本来就穷,现在则需
要自己掏腰包做科研,为国家的论文数量排名贡献自己的力量。“既让马儿跑得
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是许多研究生最初雄心壮志,最后能省则省,能抄
则抄。科研论文不同于小说,成果不是靠构思和文笔,而是用钱堆出来的。而现
在呢,只要选一个时髦的课题,套用科研论文八股格式,在电脑前足不出户,即
可炮制出一篇篇科研论文来!每年产生多少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只有一种读者,
就是下一位也准备抄抄拼凑文章的研究生。
最牛的是我一师兄,是本院本科室的在职博士,一般导师对其它学生尚有些
要求,对既是同事又是学生的在职研究生,全当放羊了。能在大医院立足,本人
一定有其过人之处,然而,就博士学位的水份而言,都说现在水博士多,而在职
博士中无疑更多!虽不敢一概而论,话难听,却是事实。没见这位老兄做过一天
实验,听这位老兄答辩前一月的预答辩是一套东西,答辩时居然是完全不同的另
外一套东西,且幻灯精美,答辩内容丰富而完整,获得全优!
与这些牛人相比,数据不理想修改一下,数据不完整编造一些,图像不美观
PS一下,则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至于科研内容,则什么时髦搞什么,转基因,凋亡,干细胞,基因芯片,蛋
白质组学,小RNA干涉,实际情况也是时髦的东西好申请课题经费,时髦的东西
好发表文章。科室里能申请到基金的是牛人,能发SCI的是牛人。尤其是临床医
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做到牛人不容易。除少数累死累活真抓实干的外,大
多另辟蹊径。好在,在中国写标书只是编一个好听圆满的故事,申请基金只是在
业内编织一个坐地分赃的小圈子。至于能否完成,则是另外一回事。虽然我们看
到一份标书上有很多人名,一篇文章上有很多作者,而大多情况下,写标书的只
是一个牛人,做课题的只是相当于民工的一个研究生。许多有基金的导师,也只
是拿出极少的一部分钱来做课题,本来是现代科技的前沿,许多人却不得不土法
上马,到最后不得不编造数据,一点也是编,全部也是编,有人醒悟过来,反而
后悔不该浪费钱了。
而科研的水平实不敢恭维。同一个导师的学生,各做一摊,八仙过海,各显
神通,学生毕业了,研究也就终结了。如果课题有延续性,则越到后面的人越倒
霉,因为第一个加一瓢水,第二个就得加两瓢,总有没法再加的时候。
学术造假如此泛滥,是因为造假的成本极低。今天网络上的文字铺天盖地,
废话连篇,我想两千年的古人是不会这样的,因为那时文字要写在极昂贵的帛上。
学术造假,不用花多少钱,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拷贝粘贴,修修补补即可;
学术造假,不用当心什么风险,中国有句俗语,法不责众,况且上级只看你申请
回多基金来,发表了几篇SCI文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便无”,虽然学术造假如此泛滥,但是仍然
有许多真正的学者在坚持着自己的阵地,为了他们,写了这篇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