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争回发明和发现的权利
creator2006/01/22科学技术学 IP:四川

为中国争回发明和发现的权利

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13亿人重新集合起来,向科学技术发起新的进军。但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使命,而可能是对我们文明记忆的一场复苏。正如罗伯特·坦普尔在评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时所说,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都会惊讶地看到,近代农业、近代航运、近代石油工业、近代天文台、近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钓鱼竿上的绕线轮、独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毒气、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全部源于中国。

如此看来,我们是早已有着创新历练的民族,而拾起这样的自信,或许正是重新上路的基础。下面这一段,亦出自西方人之口:事实上,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罗盘、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哥伦布也不可能远航到美洲,欧洲人就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国。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使骑手能安然地坐在马上,中世纪的骑士就不可能身披闪闪盔甲,救出那些处于绝境中的少女,欧洲也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枪炮和火药,也就不可能用子弹击穿骑士的盔甲,把他们打下马去,因此就不可能结束骑士时代。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更长期地停留在手抄书本的状况,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活字并不是约翰·古登堡发明的,那是中国的发明;人体血液循环不是威廉·哈维发现的,那也是中国的发现。“第一运动定律”也不是伊萨克·牛顿首次发现的,而是中国人早就发现了的。

然而,为什么许多人不知道这些重大和明显的事实的真相呢?为什么反倒是西方人最后成为了现代科技革命的领导者呢?坦普尔说得尖锐: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自己没注意到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如果做出这些发明和发现的主人自己都不再要求得到发明和发现权,如果连他们自己对这些发明和发现的记忆都淡漠了,那么这些发明和发现的继承人何苦还要替他们去争回丢失了的权利呢?

这的确是中国百年来最大的苦涩之一,也是今天我们重新出发、面临的最大思维障碍之一,因为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必然要唤醒一种精神。但直到今天,我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曾想过,发明和发现曾令祖先们多么的激情澎湃,因此,我们自己又怎么能热血沸腾呢?于是,代表了科技奇迹的互联网,反倒把创造者遗忘了,在轰轰烈烈的博客运动中,我们看不到几个科学家的名字,商业网站压根没准备把他们邀请为精英;于是,一些科学家自己也忘记了本原,方舟子说,中国学术造假现象不仅数量多,而且花样也多,部分中国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在这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不少公众也失忆了,以至于一家小小的民办医院,仅凭几句广告词,就可以让那么多的人相信世界上真有一种神迹,“对所有男女不孕不育症患者都能进行精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而影星歌星、电视也竞相为其推波助澜。这仅是医院不义吗?不,是民众科学素养不足!于是,一些自诩为灵魂工程师的知识分子也昏噩了,以致作家中杰英愤言,目前文学家这个群体,“多数人的科学素养确实比较差。文学疏远甚至糟蹋科学!”事实上,当一些最令人震惊、最能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发现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时,一些最强调终极关怀的主流文学家们都销声匿迹了。从载人航天到基因工程,从纳米技术到能源革命,从量子物理到大脑认知,从相对论到自组织现象,在这些深刻重塑人类面貌的领域,却是文学家的缺席。我们还能奢望读到21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吗?因此,这个时代,最大的威胁之一便是人文与科学的分离,它使我们的社会中原本鼎沸着的科学文化和创新意识的原汤,或会悄然冷却下去。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这个民族本有的。我们宁愿相信,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这只是短暂的失忆。创新的基因毕竟还在,找回中国失去的荣光,实际上,就是争回发明和发现的权利。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我们重新开始向科学进军,并在80和9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到21世纪初,特别是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又正式吹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科学的春天又一次到来,要在我们的记忆的老树上催生新枝。国家科技大奖给了两位老人。他们都很老了,既让人伤怀,也使人感奋。电视主持人问,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做科学?是因为兴趣还是别的什么?他们说,当然首先是对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责任。他们都是上个世纪早些时候从海外回来的,基本想法就是不服气,“如果那时中国比美国差不多,就不回来了。”凭着这股不服气之刚烈,凭着这种“争”的勇猛,落后的中国,才做出了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正如在长津湖,志愿军创造了打败美军的奇迹。什么是创新精神?这就是创新精神。其核心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要让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HOHOLO
19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851

十分十分同意......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iulong84
19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852

支持楼主

希望继续发表经典的作品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ciyanhao
19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853

顶一下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cdyxp
19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854
(然而,为什么许多人不知道这些重大和明显的事实的真相呢?为什么反倒是西方人最后成为了现代科技革命的领导者呢?坦普尔说得尖锐: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自己没注意到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如果做出这些发明和发现的主人自己都不再要求得到发明和发现权,如果连他们自己对这些发明和发现的记忆都淡漠了,那么这些发明和发现的继承人何苦还要替他们去争回丢失了的权利呢?)这只是西方人的说法,其实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仕为尊的社会理念,以及即得利益、实用主义是科学创新的阻力。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阿丕
19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855
中国不可以再依靠引进技术来实现发展,这样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状况.所以自主研制和创新,成为未来很长时间内急需提倡的事业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pophyh
19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856

科学技术与封建迷信是不能同日而喻的。

有的人一方面在倡导科技,一方面又在搞封建迷信活动!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理性的疯狂
19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857

关键的问题在于科研的体制有问题。

身在其中,感触良多。

烂树上不可能结出好果子来。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天之马
18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858

同意以上观点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cwwinson
18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859

中國自古是個創新古國. 但我們觀念從來不準創新. 因為創新觀念意味著既得利益者的損失.

因此毛澤東干了驚天動地的觀念性改革才打破了封建制度.破除了迷信思想. 建立了新中國. 中國有此敢作敢為的偉人實是一大幸事.

但中國人無一個不自私. 人不為己天跦地滅. 正因為這樣沒有人會為長遠利益放棄眼前好處.

所有創新發明都因這原因停濟於此, 到了西方人之手得以發展.

創新是個循環過程. 沒有這就沒有創新. 想了解這請參考這篇文章.

[url=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jw!PiBKnoeFGRlba3qACK2rDr8-/article?mid=99]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jw!PiBKnoeFGRlba3qACK2rDr8-/article?mid=99[/url]

勇者無懼 仁者無敵
智者不惑 樂者無憂
思優新念

[url=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url]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tring
18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860

ding

先在是我们的时代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boof14523
18年11个月前 IP:未同步
861

现在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已经完全消失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creator
学者 笔友
文章
20
回复
24
学术分
4
2005/12/24注册,6年11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