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鉴别染色法,这一染色方法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C. Gram)于1884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间的关系,后推广为鉴别细菌种类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原理主要与细菌的细胞壁(cytodrm)有关。
原理简介
革兰氏染色法先用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形成不溶于水的紫色复合物,然后再用乙醇脱色,最后用沙黄等红色染料(也可称作复红)复染,由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20~80nm),且化学组分简单,他一般只含有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且它不含类脂,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细胞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层次多,厚度低,且化学成分复杂,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复合物的溢出,通过乙醇脱色后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因此,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就可以根据颜色来区分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G-)和革兰氏阳性(Gram positive bacteria,G+)菌。
图1-1 革兰氏阳性菌
图1-2 革兰氏阳性菌
具体操作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①涂片固定。②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③蒸馏水冲洗。④滴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⑤清水洗后用吸水纸吸去水分。⑥加95%酒精(或丙酮)数滴,30秒后水洗。⑦复红染色液染1分钟后,清水冲洗。用吸水纸干燥后镜检既可。
在显微镜下,细菌颜色呈紫色,作为革兰氏阳性菌;而细菌呈红色,作为革兰氏阴性菌。
图 2-1 血琼脂平板培养的巴氏杆菌
参考文献
【1】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朱秀诛,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Baker S, et al.微生物学,5版.沈萍,彭珍,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