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这连没有制冷状态的对比图也没啊
最近在网上看见流行一种给手机降温的半导体制冷器
突发奇想能不能给摄像头降温,这样就能让传统MCCD摄像头有更好的性能, 于是买了一个,
散件大概是这些内容:
组装过程和组装后忘了拍照了, 装好了之后, 用热成像仪拍了一下,
能够制冷到-8度,表面能结霜, 只需要5V供电,感觉还行
于是拿出了一个某鱼上买的这种MCCD摄像头, 这种摄像头的传感器是国产的BG0601D,
低照度的效果还可以,而且对905nm的红外表现比sony的CCD要好,而且这个CCD
是1/2英寸的, sony的CCD是1/3英寸的
然后用导热胶将摄像头和制冷片耦合起来,干燥后, 还有些像模像样,有点科研仪器的感觉:
乘着夜间,接着尝试拍了一下,在伸手不见五指,几乎无光的房间中的暗场,
雪花要比以往少很多
窗外的自行车棚,肉眼看是一片黑的
出去拍了一些夜景,有光照的地方效果就强非常多了
最后用来拍摄星空,发现效果居然非常不错!能够看到很多肉眼根本看不到的星星。
没有赤道仪,没有专业设备, 就是手举过头顶拍到的, 应该是猎户座。
图片是这样,但要知道,我用2000块钱牛反望远镜里面目视看到的也是这样。。。。
不知名的星团,反正看见很多:
录了一段天空的视频
MPEG0109.mp4 点击下载
阴暗的单车棚
MPEG0069.mp4 点击下载
由于没有等到胶水固化就出去拍,实际上制冷的效果还是有些差的, 等到明天晚上,完全固化后再去拍一下,另外, 后续再拍一个没有制冷的对照实验。
个人感觉制冷对CCD的照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噪点还是有一些改善的,但有一些噪点是读出噪声,无法通过制冷改善
[修改于 2年0个月前 - 2022/12/28 10:29:22]
可以在室内用手电筒+盒子打孔照墙上做拍摄对象
第一个是猎户座,第二个是金牛座,都是冬季的典型星座
读出噪声可以用拍偏置场的方式解决,固定噪点可以用拍暗场的方式解决,但要降低热噪声,最好的办法就是给CCD/CMOS制冷
楼主记得保证镜头跟CCD之间是密封的,不然很容易结露,然后寄掉,我们学校天文台的16200就是这么寄的
楼主记得保证镜头跟CCD之间是密封的,不然很容易结露,然后寄掉,我们学校天文台的16200就是这么寄...
现在发现PCB上确实会跟着结霜有水珠, 目前只能随时用纸巾清理一下,后面想办法处理
突然想起来SR-01是一个12V供电的型号,5V怎么驱动的
楼主晚上拍星空的话最好拍成无压缩AVI格式,大概sharpcap可以拍罢,然后用个脚架啥的固定一下,再来个暗场偏执场叠加一下就可以出不错的图了,看楼主那张猎户座里甚至拍到了M24(NGC2244)星云,看上去光害挺低的
楼主晚上拍星空的话最好拍成无压缩AVI格式,大概sharpcap可以拍罢,然后用个脚架啥的固定一下,...
实际上光害那是相当的高,肉眼也就能看个金星, 木星的样子,这个摄像头本身是低照度摄像头,再加上是长焦,所以才能拍到这些星体
实际上光害那是相当的高,肉眼也就能看个金星, 木星的样子,这个摄像头本身是低照度摄像头,再加上是长焦...
那也比杭州城区好多了,我们这里用专门的天文低照度相机拍出来的图不狠狠拉一波曲线几乎啥都看不出来,只能用专门的滤镜把钠和汞的发射线屏蔽了才能拍,直出像你拍的这样很不错了
试了一下效果, 好像区别不太明显,现场的实景用不开延时夜景的手机拍摄如下:也拍了一些视频,下面视频是...
-8°C还是不够啊,我们学校天文台的相机上的制冷片是双层的,可以降到与室温差40度,还有可能是这个CCD的热燥本来控制的很好,用不着制冷,很多小画幅的CCD\CMOS是这样的,一般四分之三英寸以上的才要制冷
试了一下效果, 好像区别不太明显,现场的实景用不开延时夜景的手机拍摄如下:也拍了一些视频,下面视频是...
我看淘宝上一个四级可以做到两面温差116度的制冷片可以玩玩,直接在你这个上面改改应该就可以了
有一说一,国内很多自组的夜视仪(如矩阵MNVT31,仿美国PVS31)就是以MCCD为传感器的。
有一说一,国内很多自组的夜视仪(如矩阵MNVT31,仿美国PVS31)就是以MCCD为传感器的。
那玩意,花800块钱买来玩玩还可以,花3000元钱去买,就是人傻钱多了
事实上BG0601的性能十分拉胯,同价位的IMX225和327之类的传感器要好上太多了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