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树立正确的海洋观
玄明2006/02/03地理与地质 IP:内蒙古

作者:海洋经济研究所 徐质斌 2004-12-08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党委宣传部交给我的任务,是讲一讲新时代的海洋观。所谓海洋观,就是对海洋的基本观点,从根本上回答“海洋是什么”的问题。   凡是对海洋有所了解的人,都有自己的海洋观。但是,这种观念是否清晰、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是否深刻,就很难说了。因为海洋不是我们的感官可以把握的东西。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大海之滨,观察这波澜壮阔、烟波浩淼的水体巨无霸时,与蚂蚁爬在大象身上认识大象并没有什么区别。海洋的物理、化学特性是什么,自然结构如何,有哪些社会作用,人们赋予它怎样的法律地位等等,只有借助于科学技术手段,积累人类的思想成果,经过抽象思维,才能从本质上进行把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长期疏远海洋,许多人海洋意识淡薄。面对新时期伟大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补上海洋观念这一课。

我们是海洋大学家族的成员。海洋大学姓海。我们理应对海洋有比别人更深入的理解。但是,我校又是一座新兴的海洋大学。有些同志接触海洋的时间还不长,或者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自己对海洋的认识。所以,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是你我共同的任务。   下面,仅就我学习中的理解,谈几个观点。

观点之一: 海洋是一个多维结构体   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对“海洋” 的注释为:“海洋,由作为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的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组成的统一体。”  1998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大辞典》对海洋的注释为:“海洋,地球上由广大的连续咸水体组成的海和洋的统称。地球表面凹下去部分,海水淹没成海洋,其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  第二个注释晚了18年,但是,在对海洋结构的把握上,认识却大大倒退了,新注释没有揭示出海洋的多维性的实质,即把海洋仅仅归结为一个海洋水体。这就减少了科学性。  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志伟在“神州5号”飞船上,身在地球之外观察地球,这个星球的蔚蓝色给他强烈鲜明的印象。以至有人说,“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但海洋水体的确大得惊人。常言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如果我们唱个反调,偏偏用斗量它一下,这个斗就要特别大。想象我们有办法制作一个长、宽、高都是1公里的大斗,这个海要量13.7亿斗。如果把地球上的高山、低谷拉平,整个地球表面将被深2400米的海水所覆盖。?   巨大的水体虽然是海洋的主体和有决定意义的部分,但毕竟不是海洋的全部和整体。因为这个水体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形状,能稳定地发挥其功能,离不开包围和承载它的海岸和海底。因此,海岸、海底以及赋存于其中和水体中的资源,都是海洋的组成部分。所以,我的“海洋公式”是:  海洋 = 地球连续水体 + 周缘海岸 + 海床 + 底土 + 海洋资源 ≠ 海水。

观点之二: 海洋是资源宝库?

可供人类利用的陆上资源,伴随世界人口的不断膨胀,已是红灯闪烁警报长鸣。30年后,陆上的资源将无力养活上百亿张嘴。出路何在?在海洋。海洋蕴藏的资源要比陆地丰富得多。

一、海洋生物资源? 是海洋水体和相关陆域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有生命的活体及其生境,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是鱼类、贝类、藻类、甲壳类和海兽类。从利用和保护的角度,常常把与海洋生物关系最密切的生境如滩涂、肓卵场、鱼礁等也视为生物资源的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可以成为人类的食物,动物的饲料,还可做医疗材料和化工原料。海洋生物由于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其使用价值往往是大陆生物不能替代的。如深海生物在高压、巨变的温度梯度、极微弱的光照和高浓度的有毒物质包围下,形成了极为独特的生物结构、代谢机制,其体内的各种活性物质在食品加工、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有关专家预测,地球上的初级生产力每年约为1540亿吨有机碳,其中1350亿吨来自海洋,约占87.7%。世界海洋植物年生产力约为5500亿吨,动物年生产力约为562亿吨。海洋中的生物多达20余万种,其中植物2万种,固着生长的海藻4500种,年生产力2~17亿吨,有70多种可以食用,可作药用的230种之多;动物18万余种,无脊椎动物16万种,软体动物6万种,甲壳类2万种,鱼类1.6万种,被大量食用的有200余种。海洋中每年生物繁殖量约600亿吨,其中鱼类约6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年可捕量1.5~3.0 亿吨。而据估算,1亿吨鱼就相当于3亿头牛或10亿头猪或 50亿只羊的产肉量。海洋动物比陆地动物的年生产量高5~ 10倍,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约为陆上种植业的1000倍。 目前众多的海洋生物被发现其特定具体用途的只是极少数。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生物基因资源,可供人类将来用生物工程的方法,人工合成新的、符合预定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二、海洋矿产资源 矿物是由于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呈固态者还有稳定的内部结构。由于海洋与陆地在地史演化上有统一的机制,而又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地质条件下,海底矿产资源与陆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品种有大陆架油气资源、深海沉积矿产和天然气水合物。 全世界34%的有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在海底。据法国石油研究所估计,世界海洋石油储量为1350亿吨。据国际天然气工业研究所估计,海洋天然气储量为14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量的50%。到1995年,世界各地共发现了1600个海洋油气田,探明石油储量380亿吨,天然气38.7万亿立方米。 世界大洋底多金属结核的总储量共约有3万亿吨,其中太平洋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储量为700亿吨。结核资源中主要元素的平均品位,高出陆地相应储量的几十倍到几千倍。十分诱人的大洋底锰结核矿,以每年1000万吨速度递增着。

海底天然气水化合物,又名可燃冰,是一种由碳氢气体与水分子组成的白色结晶状固态物质,存在于世界各大洋沉积层孔隙中,据国际天然气潜力委员会估计,总量转换成甲烷气体约为(1.8~2.1)×1016立方米,相当全世界煤、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2倍,是一种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能源。

三、海水化学资源 是海洋中有经济价值的化学物质。现人们知道的100多种元素中,能在海水中找到的就达90多种。平均1立方公里海水中就有3570吨的化学物质。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钠,每立方公里中含着2700余吨。总量为5亿亿吨的盐类,如果都能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整个陆地就会盖上150米厚的一层。其余元素虽然含量低,但由于海水的体积巨大,总量仍然很可观。例如黄金,在海水中总含量约有600万吨以上,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170倍。银总量为5亿吨,相当于陆地总储备量的7000多倍。可作为核燃料的铀矿,约为 45亿吨,相当于陆地储量的4000多倍。海水中含有200万亿吨重水,其中的“重氢”——氘和氚是巨大的能源。1千克氘燃料,可以抵得上4千克铀或10000吨优质煤。如果把大洋中的氢能全部提取出来,按现在地球上对能量的需要计算,可供人类使用5~10亿年。世界上有不少科学家在进行 “海水燃料计划”研究。

四、淡水资源? 生命是宇宙间最美丽的花朵,而这支花朵是靠水浇灌的。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借助神话想象其他星球上的同类。近现代以来,更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无线电波通讯、宇宙飞船等寻找有人类的星球,并于本世纪成功地登上月球和火星。但是迄今为止,寻找外星人和外星低等生物的努力都没有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这些星球上都未发现液态水。只有一个地球,因为有水,才有了生命,成为生机勃勃,万千纷呈的世界。 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增长了20倍。与此同时,水源污染、土地沙漠化的趋势却在日益加重,以致出现了一个人们始料不及的可怕的名词—“水荒”!全世界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每年约有 25万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致病死亡,目前已有63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威胁。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占世界平均的1/4,居世界第88位,全国570个城市中,有300个缺水,其中110 个特别严重。联合国水资源会议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海洋水体占地球水量的97.5%,其中35‰是盐类,盐类之外便是淡水。如果把盐类提取出来,海中的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向这个方向进军。“海水淡化”已不是神话。自19世纪末苏格兰工程师发明第一个海水淡化装置以来,全世界有9000座海水淡化工厂在运转。目前淡化的方法已有20多种,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冷却法等,特别是多级闪蒸、多效竖管蒸馏和蒸气压缩法工艺比较完善,1980年,仅这三种方法的淡化装置,世界上已有2200多个。目前世界淡化装置的能力已达13.0 ×1010立方米日。

观点之三: 海洋是全球通道? 从是否适合人活动看,地球表面可以分为自然障区和非障区两类。自然障区包括气候障区和地形障区,例如冰原、亚寒带针叶林区,降水量过少的荒漠和某些热带雨林地区,以及海洋;非障区是指适合人类大规模定居并建立政治经济中心区的地区。自然障区占5/6,非自然障区只占1/6。? 海洋属于自然障区。但是,这是对着靠天然器官活动的人而言的,人掌握了相应科学技术,有了船舶潜器等运载工具之后,海水就成了一种交通介质,天堑也就变通途了。 海洋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海上航道是天赐之物,无须耗费巨资建造和维修就可以进行洲际运输,环球航行。船舶运量大,运程远,可以摊薄成本,使得运费低廉。按每马力计算,飞机只能运载7公斤,汽车为45~90公斤,火车260~700公斤,船900~4000公斤。常用25万吨级运煤船,运量相当于13列火车和1万辆汽车,而吨/公里运价只及火车的1/3,汽车的1/5,飞机的十几分之一。在世界大洋上,主要的大洋航线共有10条。世界海上货运量每年在 50亿吨以上,外贸货物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的。海洋成了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通道。商业运输服务创造的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在美国海军中,至今流传着一句格言:“国家拥有海上力量就能成为任何濒海国家的邻居”。当然,美国海军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邻居”。

观点之四: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

一、?世界人口的生存压力。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世界陆地日益拥挤。1830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而到1987年,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已把该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 第60亿个人在1999年10月12日诞生。现在每过1秒钟,人口增加2.5人;每过一小时,增加9100人;每过去1年,增加7800万,超过法、英两国人口总和。照此速度,世界人口2010年将达70亿, 2050年将达94亿。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入2000年后,世界耕地面积只能增加4%,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却将减少42%。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的官员指出,目前饥民总数已达7亿人。地球上生存环境较好的沿海、沿江、沿湖地区人口密度剧增。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综合症”成为困扰人类的突出问题。 人类还要继续繁衍,而且不满足于活下去,还要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价值等等,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哪里? 入地,碰到是坚实的岩石圈,地心是炽热的岩浆,除了很小规模、很浅地层的地下铁路、仓储作为地面活动设施的附属和补充外,没有重要的开发余地和前景。 上天,倒是激发了不少科学家大胆的幻想,人类的脚步已登上了月球和火星,日本已有人提出建造10万人容量的 “月亮城”的设想,美国有人计划通过制造温室效应的途径改善火星上的生命生长条件。土星的卫星泰坦星是太阳系中环境条件最接近地球的星体,有人计划制造一个受保护的生物圈,进而培养成农业基地。不能说这些幻想都是空想,幻想是科学工作者宝贵的品格之一。但是,实现这些幻想,无论在技术上、资金上要求都是极高的,因此将是遥远的事情。?

比较现实的出路是下海。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4倍。但是,如此广大的空间,单凭人的天然器官,基本上无法生存。人在海中不能直接呼吸。海水的透明深度,一般不超过 65米。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加101325帕,处在1000 米深度,压力可达10132500帕,可将沉入的木块体积压缩 1/2。所以,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必须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来支撑。

二、海洋的居住功能 1、无常住居民岛开发为居民岛。 全世界海岛在5万个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无人岛,确切说是“无常住居民岛”。太平洋地区有海岛3万多个,有人居住的仅2000个左右。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有13677个岛屿,仅有992个岛有居民,而居民的2/3又集中在爪哇岛上。中国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7100多个,总面积6600平方公里,其中有常住居民的455个,人口470 多万,94%的海岛没有常住居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这些未开辟的处女地有可能成为人类新的生活乐园。 2、泥沙淤积和人工围海,是土地增长的源泉。 我国黄河每年携带10亿吨泥沙入海,3/4进入浅海造陆。面积5400平方公里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就是这样淤积而成的。至今黄河每年新淤土地23平方公里(约3万亩)。除了滨海滩地的自然淤长,人们还采用围海造地、填海造陆的方法,使大陆向海洋延伸。荷兰从13世纪起步开始围海造田,造地 60多万公顷,相当国土面积的1/5。新加坡政府花钱买土来填海,以每天0.4公顷的速度向海推进,1993年已围海造地 875公顷。日本提出了国土倍增计划,拟用200年时间在周围海域新造114万公顷的土地。? 3.在海上直接构建现代化的人工岛和海上城市、海底居室。 人工岛是在近海浅水区域用沙石、泥土和废料建造的陆地,大多用海堤、栈桥、海底隧道与海岸相连。海上城市是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人工岛。神户人工岛居世界海上城市规模之最。该岛位于神户市以南3公里处水深12米的海面上,城市总面积436万平方米,由300米长的大桥与神户市和神户新港相连,岛上有6000套住宅,3个公园,商店、医院、博物馆、国际饭店、室内游泳场俱全,可供2万人居住。日本提出了21世纪共建2500个人工岛的设想。政府已通过决议,在距东京城市120公里的海面上,建一座“海洋通讯城”作为未来2500个人工岛的“首府”。按规划蓝图,它是悬浮垂直型城市,底层为基础设施,二层为工业区,三层为住宅区,顶层为文体和国际机场,该城可容纳100万常住人口,外加接待50万游客。美国也提出了建造海洋城的新设想,该城为金字塔形,金字塔的两侧为产生电流的太阳仓,前后表面为塔内房舍的凉台,里面为家庭住宅、学校、商店等。塔外有工厂和小型机场,城市里的废水可以循环利用。

水下的居住功能也未被人们忽视。1962年美国人林克首先实施了“海中人”计划,9月6日水下居室试验在60米海底获得成功。8天后,法国建成了海底居室“大陆架I”。1993 年“大陆架Ⅱ”设置在红海苏丹港附近11米深海底,4间宽大的房子呈海星状布局,可供5人居住和工作,同时在25米水深处设立了可供20名潜水员居住的三层楼住宅,创造了7 人在海底生活7天的纪录。迄今世界上已有上百个这样的海底居室。1993年美国还在佛罗里达州基拉戈市的浅海建成了 “凡尔纳海底酒店”,客房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和浴室。 21世纪中叶,中国也将有自己的海上城市。  三、游憩、文体、保健胜地。

海洋不但对于没有见过它的人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引得多少人在千里之外对它魂牵梦绕,即便对生活在海边、海岛的人,也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大海初看单调,其实太丰富了。漫漫岸滩,风情各具,潮怒涛涌,动地撼天;神仙传说,瑰丽惊奇;海市蜃楼,缥缈虚幻。“无风三尺浪,有风高三丈”的海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遇上风云变幻,大海的颜色和海上景物也诡谲莫测;在它平静温和的时候,你禁不住想跳进它的怀抱,享受它滑软的抚摸;在它躁动暴虐的时刻,也骤然激起了你坚毅昂扬的情怀。当人们疲劳的时刻,若能徜徉在海边,裸卧在沙滩,或者干脆一跃而起,扑进那蔚蓝色的液体绸缎,与浪花、虾蟹嬉戏,无疑得到了一副最有效的良药。 从远古开始,人类欣赏海滨的目光就再未停歇过。三国时代的魏帝曹操,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名篇。晋代伏琛《三齐略论》中,已记载了“海上蜃气,时结楼台” 的海兹现象。南朝谢灵运的诗句“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描写的是一种“赶海”活动。1993年郭振选编的《古代诗人咏海》一书,收集了我国南朝至明清的320首咏海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们观海、泛舟、渡洋、弄潮、采珠等活动中的真情实感。到了近代,随着人类休闲条件的改善,以出售“5S”为核心的滨海游乐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5S”指Sunshine(阳光)、Seabeach(沙滩)、Seawater (海水),Seafood(海鲜)、Seasports(海上运动)。这些都是海洋旅游资源要素。据统计,滨海旅游者在游客中的比例法国占50%,英格兰占70%,比利时占80%,以出售阳光和沙滩闻名的西班牙,每年旅游外汇收入高达100亿美元。美国从事游钓业的游船有200万条,国家每年从中获得500亿美元的社会产值。有鉴于此,世界沿海国家纷纷圈占和建设海洋公园,全世界目前有500多个海洋公园。面积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目前面积已有3万平方公里,不久将扩大到30万平方公里。 海洋又成为各种体育运动的一大类新场所。潜水18世纪在法国兴起,弗雷米内发明了潜水装置,20世纪30年代,潜水成为世界性室外活动。据1976年的统计,仅在美国从事潜水活动的女运动员、女教师、女科学家和女职业潜水员已达1万人。帆板运动1968年出现在美国,1994年有了世界锦标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开始列入比赛项目。  四、劳动、工作、交往的新场所

当代人开始把大规模的工作场移到了海上,从而大大减轻了大陆上的拥挤度和不适宜度。 1.海上工厂。 东京湾修建的钢铁基地离岸7公里,周围水深10米,用四周混凝土围堤、中间填土石的办法筑成。设计抗震能力8 级。使用面积为510万平方米,有7个炼铁炉、3个钢厂、2 个制板厂,年产600万吨钢材。巴西亚马逊河口有一座浮动纸浆厂和发电厂,由2艘浮船组成,纸浆厂日产750吨,发电厂输出功率5.5万千瓦。新加坡的海上浮动奶牛场,可饲养 6000头奶牛,饲料主要取自海中的藻类,牛粪和垃圾经发酵和化学处理生成沼气用来发电,驱动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淡水。 2.海上飞机场和海底仓储。 人类是受航空母舰的启示开始建造海上机场的,既节省土地,又避免噪音公害,建造方式主要有填海式、浮体式、围海式和栈桥式。1934年美国人首先建成了浮动型的纽约至百慕大的海上机场。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机场是用840万立方米的砂石,填入15米深的海中建造的。建造中的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东南距岸5公里的海面,占地1100平方公里,上下两层,主着陆带长5000米,宽510米,预计每年运输旅客3070万人次,运货139万吨,年起降16万架次,将成为亚洲航空运输的中心之一。目前全世界的海上机场有10多个,计划中的有40个。

海底仓储具有隐蔽、安全、不占用土地等优点。由于海底低温、恒温、高压、黑暗,非常适合物品长期保存。日本、美国建造了一些储藏石油、粮食、液化气的海底仓库。? 3.海底隧道和桥梁。 海底隧道不占地、全天侯通车、不影响生态环境。全世界已经建成和正在施工的海底隧道有20多条。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长53.85公里,其中23.3 公里在海底,主隧道直径11米,铺设两条铁路线。该工程总投资37亿美元。但将日本两个最大的岛联成了一体,贯通了南北运输大动脉,使日本首都与北海道首府之间的直快列车缩短了6小时。第三届白令峡海底隧道会议不久前召开,美、俄拟投资5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建成连通亚、美两洲的海底隧道。

在狭窄的海域架设海上桥梁,给海洋增添了雄伟壮观的景象,表现了当代人气贯长虹的魄力。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出口,是欧、亚两洲分界线,土耳其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横跨海峡两岸,该市已有两座海峡大桥,日通汽车20万辆,大桥全长1560米,中央跨度1074米,不但对土耳其经济,而且对欧亚两洲的贸易,都有重要作用。法国在诺曼底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钢索斜拉桥,桥长2141米,桥墩跨度856米,悬拉主塔高214米,桥面大潮时高出水面52米,大型货轮畅通无阻。沙特和巴林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联建跨海公路大桥,全长25公里,有上下4个汽车道,两侧还有人行道。

观点之五:海洋是国土组成部分?

一、海洋国土的概念? 国土通常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疆域,是该国人民从事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必要场所。在当代,完整的国土概念包括了领陆、领海、领空在内的立体空间。严格意义上的国土又称“领土”,即该国领有全部主权的疆域。 国土是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土在质和量的方面是可变的。在长期处于农业文明或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家如中国,国土常常被理解为国家拥有的土地或陆地。近代虽然有了领空、领海的概念,但在理解上是从属于领陆的。然而,海上贸易发达的国家,很早就把海洋纳入了国土范畴。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后,“国土”与“领土”的概念有了明显的差别:过去如果说有差别,主要是前者在社会经济意义上使用,后者在政治意义上使用,现在则外延都不同了,国土的范围大于领土,沿海国家不但把领海、而且把受“特定法律制度限制”的其他管辖海域如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也纳入了国土范畴。“海洋国土”的概念形成了。 可以对“海洋国土”给出一个简单的界定:海洋国土是沿海国家和群岛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海域。它包括内海水、港口、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上述管辖海域的海床和底土及领海上空。海洋国土是隶属于国家主权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是根据该国政府主张和国际海洋法规定而确定的。关于海洋国土不同部分的不同法律地位,这里就不再具体介绍了。

二、中国国土的面积 由概念引申出一个问题: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某高等院校在刚戴上大学校徽的学子们中曾做过一次国情知识调查,99%的同学在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时的答案是960万。这也难怪,小学教科书是这样写的,广播影视中是这样说的,不久前曾走红市场,印数多达千万册的《新三字经》,也是 “我国土,九百六”。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的北京“中华世纪坛”,也用了960块大理石作为国土面积的象征。这问题就严重了!它反映的不是个别人或普通国民的无知,而是一个民族的无知,是高层人士狭隘的大陆观念。我希望我们海洋大学家族的成员,不要犯这种常识性错误,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我国国土面积,不是960万平方公里,而是大陆加海洋的300万平方公里,共约1260万平方公里。

二是中国版图的形象,不是像一只雄鸡,而是像一把火炬。陆地项火焰,海洋像火炬的把。

三是我们国家的地理中心,不是在河南或者甘肃,而是大约在湘赣交界一带,当然,准确的地点还要经过权威部门的严格测定。也有人说,在海上边界没有划定的情况下,还不能确定我国的地理中心。

观点之六: 海洋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国际海洋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海洋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确切的含义是,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属于全人类。任何国家、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不得将这一区域或其资源,以及其任何部分占为己有,或对其主张或行使权利;所有国家都有权参加这一区域或区域中的资源或有关资源的活动进行的管理;这一区域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对这一区域及其资源必须加以保护,以便交付下一代。 说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显然不同于说海洋是临海国家的财产,它包括了内陆国在内的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利益;说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显然不同于说海洋是当代人类共同财产,它多了一个“时间维”,考虑到了当代人之后世世代代人的永久性利益。此外,这个命题只是对海洋归属的一个本质上的简要说法,不能做绝对化的理解。并非海洋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它是建立在承认沿海国管辖海域的专有性前提之下的,确切说应是“国际管辖海域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而且国际管辖海域又分为“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简称“区域”)”。它们的法律地位也有区别。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伟大贡献。这条原则的基本精神和影响,大大超出了海洋的范围,对南北极地区、国际河流与湖泊乃至国际间大气、天体的探测、开发和管理,也被认为是可取的。

观点之七:海洋是民族盛衰所系

有了上面的6个观点,必然逻辑地推论出这个总观点。既然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比大陆更多、更稀缺的资源,既然海洋是对外进行交流、把世界连为一体的最广阔通道,既然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既然通过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使得无须武力扩张就可以获得大片蓝色国土,既然公海和国际海底成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那么,亲近海洋的民族必然强盛、疏远海洋的民族必然衰败,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道理了。

从世界列强的崛起看。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畔的雅典,克里特人就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海上霸权。15世纪文明重心转向大西洋,是因为航海业更发达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崛起。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英国靠海外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而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大帝国。本世纪中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重要内容之一是海洋航线及太平洋中战略要地的争夺。世界大国之间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争夺,海洋是重要的场所。19世纪美国海军将领马汉中肯地指出:“有进入海洋之便的国家比内陆国家有更大的获得大国地位的潜力;一个国家若有相当大部分的人口长于海事活动,就有潜力成为大国或强国。”

从中华古文明的式微看。战国时期的齐国因修渔盐之利,而成为五霸之一。汉武帝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就在徐闻。盛唐时期,广州港的“通夷海道”联结了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历年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明朝初期,郑和率领 “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的宝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7国。建立了“万邦来朝,威振四海”的大好形势。然而,随后却开始实行“海禁”政策。结果是禁了自己却禁不住列强,从两次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拖进殖民地的深渊。孙中山先生说:“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真是深刻至极!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看。21世纪是海洋新世纪。强国必须倚重海洋。新中国的海洋事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国家领导人肯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提法。但是,任重而道远。1988年,日本花300亿日元抢救一个距本土1700公里的弹丸之地冲之鸟岛,因为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岛屿可以拥有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与此同时,我们的舟山却为了用石头换外商几个钱,把小岛炸掉。在南沙星罗棋布的大小岛礁上有44个还飘扬着异国国旗,一个个紧张忙碌的钻井平台竟没有一个是国土主人自己的。作为一个石油紧缺、正在惨淡经营国际石油战略的国家,我们自己的石油每年5000万吨被掠夺。历史上我们有过受列强欺辱的历史,今天又存在着奇特的“列弱”挑衅的现象。我国南海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希望在坐诸君对此耿耿于怀。

我今天讲了7个观点。只要各位记得最后一个观点—— 海洋是民族盛衰所系,就可以认为树立正确海洋观的任务完成了。那么,我这个报告的目的就达到了。

谢谢大家!



来自:地球科学 / 地理与地质
3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wtring
18年4个月前 IP:未同步
1386

是啊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mass_lynnxy
18年3个月前 IP:未同步
1387
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应该是个转折点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延续不仅仅是开发出更多的资源,和谐共处与可再生利用才是未来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正确方向。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所属分类
上级专业
同级专业
玄明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516
回复
4907
学术分
44
2005/11/27注册,1个月20天前活动

老骥伏枥,卖萌不止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