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楼主磁阻方面的经验很欠缺呀。而且感觉自己电炮上的问题就是脑子一热就分析出来的,完全靠脑补,我觉得是没有说服力的。比较推荐你搞个示波器去分析电路,那怕是百来块钱的,没有个趁手的工具,搞不成电路技术的开发的。
优良的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远比想象的大。这篇文章不讲原理,只讲对这个视频的总结推论。
此次试射只用1个线圈,半桥拓扑,匝数为精确的420匝,长度18mm,线径0.55。单片机定时为257周期,而每周期约为6us。电压示数从190变成178,电容5470uf,内阻30mΩ,测速为16.46m/s。
VID_20220814_080934.mp4 点击下载
以前使用的参数并不像现在这样,不太准确,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只能通过削减饱和磁通密度的数值来全局修正,并且1.65t是比较合适的值。但现在用模拟工具根本无法得到视频这么好的结果,直到使用上述和下图中的参数
非常惊人的拟合了。而线圈实际的电感,数值上也和图中仅有个位数的差别,但电阻较大。
高碳钢的饱和磁通密度大概就是2.0t,实际真的需要1.95t左右,才能得到如此的结果。
虽然这个模拟工具只是简单的用物理公式从宏观上得出结果,但足够精确。如果制作的线圈具有近乎理想的参数,那么这个饱和磁通密度根本不用修改,材料是多少就直接填多少,比如1j22合金就有2.4t。
至于样本是否太少,我并不觉得这次试验是偶然,如此高的效能可不是偶然才能得到的,因为材料的上限就在这里。
优秀的工艺和原理,对磁阻炮速度和效率的提升比各位想象的更高,那些理论上能达到的性能并没有那么难实现。
研究磁阻炮不要好高骛远的追求速度,弓弩才是更合适的参照目标。
感觉楼主磁阻方面的经验很欠缺呀。而且感觉自己电炮上的问题就是脑子一热就分析出来的,完全靠脑补,我觉得是没有说服力的。比较推荐你搞个示波器去分析电路,那怕是百来块钱的,没有个趁手的工具,搞不成电路技术的开发的。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