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加载中
表情图片
评为精选
鼓励
加载中...
分享
加载中...
文件下载
加载中...
修改排序
加载中...
未验证的想法
lpcwl2012/05/09电磁炮 IP:北京
      1.总感觉磁耦合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可是总想不出能提高耦合度的东西,于是放弃了耦合度,改变想法只追求发射速度了。
      2. 我幻想中的下个发射器是这样一个东西,线圈连续绕,长长的,两端在枪口处接一个电容或一个电容组。
      3.下面是分级,在线圈中加入N个光电对管控制可控硅,可控硅阳极阴极接线圈同一个位置(一会画图吧,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4.光电对管被子弹挡住时可控硅导通,把枪尾部的那部分线圈短路,于是电流只能在被导通的可控硅与长线圈的接点前方流通,相当于关断了后方的线圈,于是子弹继续加速,主线圈的电流一直存在,只是流过的线圈随着一个个可控硅的导通在不断变短。因为后方的线圈被导通的可控硅短路了。
    5.合理设计可控硅和相应光电对管(即控制这个可控硅的光电对管)的位置,让子弹总是处于剩下线圈的中部往后靠一点的位置,子弹一直就加速,耦合度会稍高点,光电管触发可控硅后,导通的可控硅不会关断,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没什么的。至于合理的位置大致是这样的,假如分4级,子弹开始就处于线圈的中点,假设线圈总长为1,枪口为坐标原点,子弹初位置应处于0.5L处,可控硅均匀分布,第一个可控硅(从枪尾数)相应的光电管是扳机
,第二个可控硅相应的光电管的坐标应是0.375
第三个是0.25第四个是0.125,。也就是线圈总长度减去被第x个可控硅的位置,再除以2.确定位置也不麻烦。

第x个光电
   6.电容就随便加大吧,反正并联的越多越好,电压越高越好。可控硅就随便加吧,越多越好,可它不像加大电容那样简单,弄个十级八级吧。
   7.整个来说是:线圈一次导通,分段关断,通过第5步的设计,比常见的结构更容易使子弹处于剩下线圈的中点位置,(因为线圈很长嘛,所以容易多了)
  8.这种结构可以不考虑可控硅的导通延迟时间,导通稍慢关系不大,大不了影响关断的时间,可以合理设计光电对管和对应可控硅的位置去解决,可控硅的导通延迟在平常的结构中很重要,常常要在子弹还没到前提前导通,也不见得耦合度有多高。这种结构感觉比分段的线圈更容易获得高速。毕竟只要你有大电容,电流还是可以保证子弹一直加速的
未命名.jpg
      
+1  科创币    MicroSound    2012/05/09 尽管此设计我不是很赞同,但是还是要鼓励一下有新的想法
+200  科创币    delete    2012/05/09 又有人想到了!呵呵!为这种精神加分!
来自:物理高能技术 / 电磁炮
14
新版本公告
~~空空如也
婺源寻芳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4933
个人觉得光电管并不需要。

反正你得调整,直接用单片机控制就行。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_b_b_w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4964
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有点意思,有没有可进行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
似乎可以用那个coilgun模拟软件进行分段模拟。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_b_b_w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4967
设:电压400V,电容10000UF,线圈总长10CM,线径0.7mm,匝数399,支架直径6mm,蛋径5mm,蛋长30mm,起始点-60mm,蛋材质取默认值2.15T;
初始加速到765us时吸力达到最大为107.5N,此时第一个SCR导通(即第一段线圈关闭),此时电容残余电压357V,蛋速13M/S;
呃。。。这个时候蛋在什么位置。。。算不来了。。。反正就是类似的分段计算,应该可以模拟出整个过程的理想值并确定每段的最佳位置。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pcwl作者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000
哦,我没有模拟,我的想法是子弹到中点时就关断第一段线圈,再到剩下中点时关断第二个线圈,按这种方法依次类推,光电管的位置和可控硅的位置一一对应,光电管的位置总是处于剩下线圈的中部,所以可控硅如果均匀排列,光电管也是均匀排列,只是间距小了一半。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w_b_b_w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009
回 4楼(lpcwl) 的帖子
实际情况不会这么理想,要考虑到蛋的速度,以及放电时电流上升速度等;
比如在模拟第一级加速时你会发现,最佳位置并不是线圈靠近中心点,而是距离较远的地方,对于不同的电容容量或者线圈参数,这个最佳距离也是不同的。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潜伏者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031
这个以前试验过,

缺点是开始加速时线圈过长,效率不高,但是到后面效率还可以。制作较为复杂,关键是传感器不容易安装,不易调试。

优点是可以使用低耐压可控硅,有利于降低成本。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feifucong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113
线圈短路,电流会立刻消失吗???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潜伏者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148
根据楞次定律当然不会。但是有这个电压不一定是坏事!可以起到一推一拉的作用。虽然不一定能有多大作用,但是肯定不会帮倒忙。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nquan-111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157
不知道中点关断,会不会最后还是总长度过长的问题呢!而且这个的调试应该会很麻烦!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atree
13年1个月前 IP:未同步
395251
光电开关在关断时,会不会把子弹前面线圈的能量也释放了。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lpcwl作者
13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397289
前面是和电容连着的,不会释放,反而会因感抗的减小电流变大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听我说瞎话
13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398177
电容是个问题,越往后电压越低,电流越小,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cyz12063456
13年0个月前 IP:未同步
399617
楼主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我的想法是不使用电容直接用220v市电整流滤波给整个线圈供电。整个线圈分级更多一些是用单片机进行控制。
假设弹丸自始至终受到拉力是恒定的(实际情况可能会越来越高)计算弹丸的速度时间曲线,计算关断线圈的时间然后逐级切断后级线圈,等弹丸到达出口附近时切断整个系统电源。假设弹丸质量一致起始位置一致,那么多调试几次应该可以达到最好效果。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lpcwl
笔友
文章
5
回复
127
学术分
0
2009/11/07注册,7年4个月前活动
暂无简介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邮箱
IP归属地:未同步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笔记
{{note.content}}
{{n.user.username}}
{{fromNow(n.toc)}} {{n.status === noteStatus.disabled ? "已屏蔽" : ""}} {{n.status === noteStatus.unknown ? "正在审核" : ""}} {{n.status === noteStatus.deleted ? '已删除' : ''}}
  • 编辑
  • 删除
  • {{n.status === 'disabled' ? "解除屏蔽" : "屏蔽" }}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