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再补充一些电阻温漂测试结果,分别是Fluke公司早期的金封线绕电阻、HP公司早期的100KΩ金封线绕电阻、MC公司的6KΩ金封线绕电阻和6KΩ/12.7KΩ金封线绕电阻对、以及一些来历不明的RX70国产塑封线绕电阻。这些电阻都是旧时代的产品,不值得再开一个帖子,所以就把测试结果发这里了。
Fluke公司早期的金封线绕电阻没有那个白色涂层,而是直接把型号和指标写在外壳上。下图是这种电阻的外观,两只电阻的阻值都是224.887KΩ,温漂等级分别为P0.5和N2.0。这几只电阻在25℃到50℃的范围内温漂几乎测不出来,我认为是电阻阻值太大,34401测不到这么小的电压变化。
这两个电阻中,标记P0.5的电阻测试结果如下:
标记N2.0的电阻测试结果如下:
下图是HP公司生产的100KΩ金封线绕电阻,总共有3只,下图是这个电阻的实物图。跟上面的30KΩ电阻不同,这个电阻没有标注温漂系数。
这三只电阻的温漂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大概是4.3ppm/℃、2.3ppm/℃和1.3ppm/℃。
下图是MC公司的6KΩ金封线绕电阻,出处不太确定,可能是Datron 1061、1071、1081或是Solartron 7081之类的古老万用表上拆下来的。MC应该是一家英国公司,在Datron公司和Solartron公司的产品中可以碰到,似乎当了大英帝国的陪葬品,没能活到21世纪。
这个电阻的温漂测试结果如下,测试中有点扰动(可能是待测电阻的热滞效应,或者是测温电阻和待测电阻有温差),但大致结果是2ppm/℃左右,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的电阻比较麻烦,这是MC公司生产的6KΩ/12.7KΩ金封线绕电阻对,应该是从Solartron 7081万用表上拆下来的,MC公司还给电阻起了个DUP45的名字。这个轴向金封线绕电阻总共有3个引脚,跟别的电阻比起来还挺特别。我个人认为分成两个金属壳也是可以的,不知道当年MC公司和Datron公司在想什么。这跟Vishay VHD200金封金属箔电阻对不一样,VHD200的电阻体是整个金属箔,性质上比较接近;DUP45里面应该是电阻丝,就算装进同一个外壳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反而多增加一种电阻封装,导致成本上升。
我首先测了6KΩ和12.7KΩ电阻串联后的温漂,结果如下图所示,温漂约为1.5ppm/℃。
然后,我分别测了6KΩ和12.7KΩ电阻的温漂,如下图所示。其中6KΩ电阻测试中出现了明显的热滞,是我测试时太着急,没等上次加热后温度稳定下来、就开始下一次测试所导致的。测试表明,6KΩ电阻的温漂为2.3ppm/℃,12.7KΩ电阻的温漂约为2.4ppm/℃,似乎还很接近。
下图是Datron 1071万用表上拆下的金封线绕电阻,电阻生产厂家不明,但基本上是金封线绕电阻。这个电阻用作万用表的输入增益控制,包括2只10.8114KΩ、1只9KΩ和1只1KΩ的电阻,外面的热缩管是我自己套的。
这4只电阻的温漂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按照1KΩ、9KΩ、两只10.8114KΩ的顺序,温漂测试的结果依次是4.3ppm/℃、3.3ppm/℃、3ppm/℃和5.2ppm/℃。从结果上看,这几只电阻的温漂还算一致,虽然温漂有点大,但用作增益控制电阻时,电阻阻值比例的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是一些RX70电阻的测试结果。这些电阻的实物图没啥可看的,分别是2只1KΩ和2只35KΩ的电阻,我就直接上温漂测试结果了。可以看出,1KΩ电阻在20℃左右有个温漂很低的区域,但超过30℃后温漂就急剧增加,平均下来有18ppm/℃左右。这种温漂特性是锰铜系合金的典型特性(二次温漂系数Beta较大,导致温漂曲线弯曲明显),现代低温漂电阻一般使用镍铬合金,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作为对比,35KΩ电阻的温漂系数约为5ppm/℃,但是零温漂温度却超过60℃,简直不可理喻。这两只电阻也是用在增益控制上,因此更看重温漂的一致性,实际使用应该也没啥问题。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