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地方职称也有“指标”,比如老教授不退休,就不给新的教授头衔。但是国内的文化背景稍有一些不同,“论资排辈”虽然是常态,但却没有正当性。于是你上还是不上,就不能说资格够不够,年龄到没到,只好找一些看起来公平的杠杠,来替代论资排辈。
于是指标紧张的学校,就发明了诸如必须有半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有一年以上出国访学经历之类标准(往往越好的学校指标越紧)。其实作为一个学者,就应该把学术黄金年龄最高效的用起来,比如留在最好的实验室。到基层锻炼,说起来冠冕堂皇的好处一大堆,真的有效么?说得不客气一点,浪费学者的生命,就是消耗人类的未来。
从90年代到前几年,一般学校对于这种不痛不痒的事情,极少有一棍子打死的做法,相反,更多的是打一棍赶紧给点糖吃,达到目地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所以常有因祸得福的事情发生。
然而这位郑教授是不是这种情况,没有丝毫证据,如果考察文革历史,倒是更容易联想到一个词:“政治迫害”。当然我相信他是在事件发酵之前去的,与这个事情没有啥关系。
这个事情到现在闹得家喻户晓,也拜事件的性质所赐,他不是什么特别敏感的政治话题,只是积怨已久好不容易找到个尺寸合适的靶子,当然要借机抒发一下。
然而诡异的其实是那个学生,如何短期内找到一堆训练有素的人加群进来搅浑水并围攻老师。这不是可以用“拉了几个铁哥们”来解释的。KC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围攻、批斗、抹黑事件,然而事件能发酵起来,恰恰是因为起事者有群、有帮派、有金主、有军师,才能协调一致并具有某些策略。看看网上发的“创新的本质”群的聊天截图,新加进来的那些人,手法娴熟,按部就班,哪里像是985的学生?简直就是“五毛”团伙的集体行动嘛。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