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73楼量子隧道于2012-08-28 11:55发表的 Re:回 68楼(量子隧道) 的帖子 :
假设从WM支路输入端到末端是2CM。电路板波速是15cm/ns。此线未匹配,末端等价开路,是电压波腹点。从末端开始的第一个波节点若出现在WM支路处,则频率为:(15cm/ns)/(2cm×4)=1.875GHz。完美地印证了驻波反射1/4波长谐振论。在1.875GHz处,由于谐振,WM支路处成了波节点,电压为0了。
您的理论很有道理,但是这仍然不是导致1.8G以上不能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现在希望搞清楚为什么1.8G以上不能工作,做哪个或哪些关键的改进就能工作起来,所以我才对有些朋友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请仔细看我的帖子。根据你的理论,离开1.875G以后,至少在更高的频率上有部分频段能够工作,而事实是,1.8G以上所有频段都不能工作。
至于上面有人提的“波形变坏论”更是无稽之谈(而且话还说得贼难听)。我一个2G的正弦波(我的信号源指标很好),经过一堆线性网络,居然“波形变坏”了?有这水平偶就去拿诺贝尔奖了,也不用屈才在这里设计仪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