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过来人,但我过的跟楼主截然不同,初中的时候,我还是高分生,到了高中,由于报考时亲人的干扰,使得我报上了一所完全不理想的学校,高一的时候还行,成绩还是不错的,可后来逐渐地堕落了,直到高三,我基本上是以玩网游来度过课余时间的,结果高考没有悬念,不怎么样,不过还没有一败涂地,我还有喘吸的余地,因为我的成绩离二本线只差一点,在三本里还算得上比较高一点的,然后,我就报上了河北工业大学的物理专业(高中是,物理是所有理科里学得最差的一门,但我觉得在当时,物理是除了计算机以外唯一可选的东西,我也觉得我对物理的兴趣是理化生里最好的一个)。到了大学以后,大一的学习还是不理想,这是因为基础不好,更因为老师不怎么样,到了大二,情况稍有好转,线性代数不小心考了个年级第一,而概率论考个了第六名,这也是最值得我高兴的,毕竟我还能学得好,到了大三,物理老师全换了,而且换的老师比以前的都好,自此,我对物理开始有些感觉了,然后到现在,是大三放假。
好了,写了一堆话关于自己的历史,再说说作为过来人的感受。我觉得对于大学来讲,高三其实完全是没有用的,等于是在白白浪费我们一年的青春,因为高中所学的那些物理知识,对于我们物理专业,充其量也就算是一个科普性的东西而己,许多东西都只是学了一些皮毛,并没有深入,我们需要高中物理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的物理就要考到多少多少分,高中物理考试分数很高,对大学阶段物理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的帮助不是很大,做高考题所用到的解题方法对大学物理基本上就没什么用处。
我在大学的一次物理实验课开讲前夕,那个物理实验室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现在小学生做的题,我感觉很熟悉,但就是做不出来,我们整班没有一个做出来,可见他们现在学的东西我们都用不上。
最后,我再提一个很传奇的人物——王垠,也许有的人讨厌他,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学些什么,他在清华的退学申请书中提到了自己的历史,他小时候很爱好自然,到了高中,他便开始学习更为高深的东西,但对学校的东西非常不感兴趣,到了高二,他的家长给他做了一份高考题,结果成绩很好,到了高三,可以说至少他最后的那半年都没有进行备考,只去学习他想学的东西,结果他的高考成绩离清华的分数线只差一点。所以,这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准备得越好,不一定就会考得越好,准备得不好,考得未必就不好。即使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本身,也根本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