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网的定向器件(电桥、耦合器)只要有一点点方向性,就可以通过校准算法找出更多的方向性,这是因为矢网接收机得到的是矢量数据,代表了信号的全部特征,故可以直接做减法,把因为方向性不足而从正向泄漏到反向的信号在软件中减去,于是方向性就“凭空产生”了。
那么,是不是随便用点什么定向器件就行呢?其实也不行的。
定向器件(电桥、耦合器)的端口通常并不是直接接被测器件,而是要通过一截电缆来连接。
为了测量相位,必须在电缆末端校准。
而电缆是有损耗的。
假设定向器件的方向性是3dB,而电缆损耗是2dB,信号在电缆上来回一次,就损耗了4dB,比定向器件的方向性还大。
那么,定向器件的耦合端发生的变化,与测量端口的真实反射之间,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弱。
虽然理想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校准找补回来,但由于真实反射所占比例太小,许多原本占比很小的误差或随机现象就会被剧烈放大。
软件处理就变得很不可靠了。
因此,要求定向器件必须有足够的方向性,至少要比常用外部连接线的损耗还大6dB。
在KC901的指标中,用“绝对定向性”来表示方向性器件原始的、未经校准的方向性。
对于较低频率,由于容易实现,这一指标是20dB。对于较高频率,由于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通常放宽到18dB。
从手册上看,ADL5961在17G以下够着了18dB,在更高频段好歹还剩10dB,因此有了在网分中应用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