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对软件界面和部分功能进行了重构。
支持了自动存储功能,如果按照每小时保存一次配置自动存储,则设备可以连续保存任意长时间的秒级剂量率数据和谱图数据。
这些改进在V1.63版固件中已经应用。
ESP32的对TF卡的支持简直是灾难。
不过Ma3.02的守望已经搞定了USB读卡功能。
一个小小的遗憾是,机器并不能识别USB的插入,因此需要在FUNC界面去手动开关。开了以后才能读卡。
开了以后贼费电,有USB口供电时无所谓,拔了以后别忘了关。
总之,比无法通过USB读卡要好一点点,提供了一点点应急使用的便捷性。
这项改进将在V1.70版本的固件中呈现。
经过大半年的研究、考核,KC761C和KC761CN达到了上市条件。
KC761C/CN采用了新研制的传感器,电路和KC761A/B不同,对晶体也做了改进。
在采用CsI晶体的情况下,分辨率一度达到了惊人的5.5%(662keV)。
量产版的典型指标,KC761C为6.2%,KC761CN为5.9%。保证值分别为6.5%和6.2%。
长期能量漂移也取得了巨大改善,预期可降低至每年(2%+5keV)以内。
关于闪烁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近几个月也做了许多工作,但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因素是,无法对结构进行大幅度改动,比如没有办法把传感器或者它的电路屏蔽起来。另外,为了提高电子学性能,保证关键指标(例如计数率相关峰位漂移),KC761x的电路非常复杂,对于提升抗干扰性能也是不利的。
使用功率脉冲信号源和标准增益天线搭建了定量的测试环境,可以即时评估任何改进的效果。
仪器对2.2GHz的干扰最敏感,在600~3800MHz范围内对干扰都较为敏感。这就导致仪器容易受到手机或WIFI信号的干扰。通常,手机应当距离半米以上(在基站信号较弱时,距离0.8米以上)则较为安全。
如果用4G路由器之类接入设备构建监测网,一个简便的办法,是把路由器天线用同轴电缆引到距离较远的地方,例如把天线放在监测设施的机柜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