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主的采样范围太小,“大厂”在技术人员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是极低的,它的组织模式也是极特殊的。大型研发组织的必要功能之一是降低对开发人员全局性的要求,依靠制度和分工保证产出率,是干工程而非干科研。楼主既往发言喜欢深邃的思考,然而这种思考恰好用错了方向,越聪明往往错得越离谱。这就是为什么虽然牛皮哄哄,但很难在变革性的技术中做出什么贡献。楼主经常表达对周围(包括网上的周围)人物的不满,恰恰是因为喜欢跟这些人搅在一起(或许更能刷到优越感/成就感/正义感?)。
2、电子工业是一个早已普通化的领域,它的分工是商业博弈的产物。楼主提到微电子能更多关注原理,事实上真正的从业者中大多数也是会用芯片厂的PDK就行了。至于研究楼主认为的那些原理,对于芯片设计公司来说,人口占比恐怕也不到5%。大概在各大学研究机构,会有几个导师带一群博士搞一搞,不过现在学术圈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感兴趣能自发的进不去,进去的是智商高但不感兴趣的,跟楼主描述的那些人其实是一路人)。
3、随着AI的发展和普及,将来或许不但不怎么关心原理,甚至连实现技术都不怎么关心了。“关心”的意思是自发的把个人技能训练到熟练进行解析推导的程度,然后从原理出发从头推敲。实际上在计算仿真普及以后,在工程领域就不怎么关心原理了,对原理的重视基本上算是科研的范畴。
4、但并不是说原理不重要。电子工业极为庞大,即便只有很少的人关心原理,其总的人口基数恐怕还是有所增加的。也不是说目前这种态势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思考为何此时此地不需要关心原理(反过来讲,为什么关心原理不能得到足够的激励),似乎并不需要设想把非爱好者赶鸭子上架。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