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凸20um。。。国内标准这么浮夸嘛。。我们这买的小车床是2um标准啊最常见的模具行业哈挺HLV-H的床身全程就偏差不到2um,更小的桌面车床要求更加严格,常常见到全行程1um的浮夸指标。
几十um的确日用足够的话,外发找一个五面体母机一次过把导轨安装和主轴箱安装面铣出来最好了,铲都铲了还是搞得要求高一点嘛,不然有一点点浪费手艺。楼主的铲工应该了得。
其实不应该搞一个那么长的大理石尺,因为太重了没有办法挪出手感来,而是应该自己铲一把短的平尺,然后自准直仪来保证全局精度,这样才能避免中间凸的问题。另外爱好者环境用精密水平仪也是不行的,因为地基不够稳固,水平仪挪到一侧的时候,整个机台就被压歪了,这时候正经做法是弄一套差分水平仪,一个固定一个滑动,那就太麻烦了,自准直仪比起来要便宜许多,光学零件也好买。
手抓着大理石平尺也是不可取的,肚子辐射热会让尺子显著变形,我这里条件简陋没有恒温,只要也铲了一把invar合金平尺
普鲁士蓝抹不出1-2um左右的薄层,而且一会就干了,颜色还很浅,要擦的比较厚才显像好,那就显点虚高啦,我们这边流行200rmb左右15g的dykem hispot blue,薄薄一层颜色很深,而且几天不干。。应该比钳工蓝要好不少。做仪器级铲花的话还是无可替代的。
参考一下lorch的600mm行程模型车床,和原厂的接触面,用量块垫着平均局部最高点CMM打出来的确是峰峰值不到1um
另一个爱好者们比较常见的小车床,行程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好
铲都铲了,铲好一点装上皮带驱动小主轴,就变成内外园磨床了,半个月铲完两个轴完全没问题 铲完了就是一个真的能干活的母机了,自己做主轴芯什么都不在话下。年初我用一个星期的课余时间铲完了一台studer s20,买一把biax的话干活还是很快的。
铲花配合一种特殊的磨刀石,可以实现lambda/20 (60纳米)的金属表面平度,下图是某型类似原子力显微镜的仪器的工作台,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最后推荐一本相关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