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被外壳割断的。开伞看起来简单,其实挺麻烦的,对于小火箭来说最可靠的还是定时。楼主的文章写得很好,遗憾的是文章中没有理论阐述或推导,因此并不知道楼主实际有哪种程度的思考。其实不妨专门研究开伞时机的自动控制,把问题彻底搞明白,而不是草率的给出伞绳强度不足的结论。拇指粗的伞绳的确不会断了,但它不是最优的,至少浪费了容积和有效载荷。同样疑似草率的结论还有“因动力不足导致尾翼不能有效调整姿态”,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句,但真的具有因果关系吗?除非用的是燃气舵。彻底的思考应该是挺重要的,不如把问题想清楚,只有搞明白了才能指哪打哪儿。
感谢虎哥指正)开伞的制动控制系统还在优化,伞绳断裂的结论也是在回收了箭体残骸和降落伞后分析得出的,由于是无控火箭所以姿态的控制全都依靠尾翼,但更具体的姿态问题还有有待考证。刨根问底的求证精神是必然有的。后期会继续深度分析加以改正。
你可能并没get到我在说什么。其实这篇文章按说可以把学术分冲正的,但里面有明显的臆测和逻辑错误,连精选都不合适。某种精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实质,讲的是思维的底层习惯。您的草率结论并不是没有刨根问底,而是刨根问底的过程存在缺陷,这是需要巨大力气去克服的。
再次感谢虎哥,纯在的缺陷表明了我的学术水平不足,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