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强的电路,分享思维和正向设计好久没看见了,赞!
这种小TC我两年前帮朋友开发做过类似的项目,
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这种双E的特斯拉线圈,可以追次级频率,所以可以不断补充能量进入,
而对于初级线圈而言,这样的特性可以弥补较低Q导致的低电压增益
同时提供了一段平坦的增益曲线可以让输出频率在很大范围内进行变动。
-
这个图片里展示的是我2020年做的一台,
输入电压在36V左右时候,IRFP250管搭建的平板线圈效果。栅极谐振匹配。
次级线圈工作之后温热,因为朋友的项目还在进行,参数介绍略过。
主要分享一下QCW的斜坡波形的意义,
这个波形是我利用往期帖子里面的过零触发型灭弧器来实现的。
上升区间为10mS,第一张图在0ms谷值导通,可以看到由于较弱的初始电压
让线圈快速的匹配,功率呈现出爆发性增加,所以产生了分叉,
而后面采用10mS的单次脉冲,从0触发,并且提前越过正弦波的脉冲周期,
从周期末端1mS+过零点+10mS的触发模式,
收到了最好的效果,因为这种DualCE结构的特斯拉线圈,要达到长电弧
最初一定是失谐的,如果从0开始升高,就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个问题:
当失谐状态,终端电压很低,到斜坡的上升段,会憋住电弧。
造成虽然有很好的上升斜坡,但是会产生电弧分叉的情况,你的图片中可以看到类似趋势。
而解决方法其实就是,让正弦波上一个周期的末端触发,在放电尖端产生一定热量。
当过零点后,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整个斜坡的功率,缓慢上升,
-
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平板线圈的架构上,以较低的耐压值,允许较长的放电时间。
得到超过1:1的弧次比例,拥有很好的观感和电弧收益。
建议如果你用NE555做,可以在初始叠加出这样一个平台,预热放电针。
-
核心的意义可以避开缓升器件,由于追求长电弧最佳调谐效果,
而导致的初始阶段失谐,(也许尖端加上放射性物体也可也。危险切勿模仿)
与一些危险方法相比,这无疑是产生剑型电弧的较佳方法。
-
另一个思路是通过仿真,让滤波电容产生一个类似上升、补偿电弧功率的曲线。
这样的收益也类似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