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做一个总结了。
电路制作
后期的设计的电路合理,直接按图制作,不用修改调试,效果很好。
幸好后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中途取消了自制高频模块,也没对其他部分造成影响。 模块化好处是灵活,随意拼装,互相牵连少,设计制作简单。 缺点是不够紧凑,不过体积一般不重要。以后自制复杂东西,尽量模块化。
这是模块拼装图, 底层是一个空白的主板。板上有2个小模块板。
图上的小模块板,是信号放大和电位抬高板。蓝色电位器电位抬高电压。 性能很稳定。我校正好位置,第二天开机一个像素位置都没变。 信噪比也够用,无外接信号时,完全没有跳动。
图下部分是正负电源的产生板。左边加上了2个固态电容,进一步给正负电源滤波。 右边是用硅钢片包起了电感,希望能减少对外的磁干扰。
附加调节器
在直流信号输入探头部分,增加了一个辅助调节器。 打开后可以看到里面一个小可调电阻,和一个小开关。
可调电阻可以调整信号衰减量。小开关连接着一个隔直流电容,可以选择串联或者不串联电容。也可以说是选择隔直流,还是直通。
外壳是使用一个维生素小药瓶 ,锯开后,把把电路夹在瓶盖和瓶底之间粘好。 需要调整时可以拧开盖子调,平时把盖子拧紧密封。
高频附加保护
这是新加上的保护二极管。
据别人经验,原机高频功放IC容易损坏是个通病。不止一个人遇到这情况,有人一年要换好几个。 回想起来,我的扫频仪也是到手没多久就坏了。
我猜测可能是窜入了220V电流烧坏的。因为被测机和测试机的地线,基本都通过电容接地到了220V上。遇到不同的地电位时产生电流。 收音机的信号接口又很不专业,经常接不好地线,于是电流就都窜入功放IC里。 我特别观察了一下,在遮光处连接测试机和被测机,连接处能冒出火花来,可见能量很大。
为了限制这个电流的破坏,在高频输出端接上了保护二极管。 使用了BAV99。这个是二极管几乎各项参数都和1N4148一样,唯一区别是结电容小一倍,只有2P。 使用的是双二极管封装,背靠背焊到一起。并在输出端。
而直流输入端,因为有几个几百K电阻限流,又查了运放的超载保护范围。 可以完全耐受住这个冲击,不用附加二极管保护。
装好后我不仅正常方法使用, 为了进一步检验安全性,我还经常不接地线,直接触碰高频信号端。
但是到如今,一切正常。质量应该是很可靠了。
使用感受
使用感受很满意,各方面都够用。
但应该是过度设计了,直流放大功能再实践中基本用不上。 用来用去,最后开关一直停在了隔直流档。 原电路为了追求侧直流,复杂了不少, 如果事先对测试更了解,本可以不用设计那么复杂。
还有事先没做足功课,不了解高放IC情况就去自己做高放模块。走了弯路。 所以以后再做东西,应重视前期调研。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