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美化了,本来在别人回了以后再去改内容就是耍流氓。
也不知道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环境的问题,除了少数正常发言之外,都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凡是出现关于公共领域的讨论,总有那么一些人要做出这种样子来。结果就是人人都是吃瓜至死的心态,无人真正关心公共话题,也许就是他们想要的吧。
既然要说教育成本,就不得不考量成本的来源。例如,大规模学校教育的建校成本、教师人力成本(不算搞科研的)等肯定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学生学到的东西缺少多样性,需要花成本来补;部分“非考试型”的学生可能被刷掉,造成人才浪费,给社会造成损失。好处和问题综合起来,是不是真的成本低,还真不一定,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由于知识的增长和需求的多样化,可能损失更大。这也是上述文章立论手法。
显然并非通不过考试就不是好学生,就没有前景。只是考试是成本低容易实施的方法。这种成本低除了直接的人力物力开销小之外,还有社会风险带来的成本。而其余的成本,不在教育组织者的考察范围内,就像大多数学校不为学生远期的前景负责一样。
世界上有大量与当地风俗格格不入的学校,不乏各种有启发的例子,不过他们总的来说有一个共同特点:私立(意思是政府拨款少或没有),收费高昂。我记得这边的先锋学习社区一年光基本学费就要七八万吧,然而即使这样也支付不起教师工资,因为老师和学生差不多一样多。这类学校始终成不了主流,只能试验性的存在,但并不一定是他们本身有什么不好,社会本来就应该具有丰富的细节。
另一方面,升学竞争小的地方就容易搞出各种花样。升学压力较小的北京、天津,总是创新教育的典范。而号称创新前沿的深圳,雷声震天响,要想下雨还真难。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