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说一下观点:
1:天文望远镜不是电视机,买来直接看,其更多的作用是一款工具,同很多爱好一样,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相关乐趣。天文界有个说法,天问问望远镜就像钢琴或者吉他这类乐器,如果只是想听歌,买个音响就好,但是想自己弹奏,除了买乐器,还要不断地学习与练习。尽管现在信息获取更加方便,打开搜索引擎可以快速了解很多信息,但我还是主张阅读纸质教材。
2:很多爱好的入门门槛其实相对比较高,还是以上述的乐器类为例,理想中简单的弹唱潇洒优美,但是要达到上述程度,其实难度和学习成本,练习时间,投入精力,其实相对不低。科创的很多科技爱好也是一样,潜在的入门以及入门到大神这两个坎都是相对比较难以跨越的。因此一个兴趣爱好,能够入门,进入圈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进去圈子后,能够坚持,跨越第二个门槛(未必一定要成为大师,但至少不能一直停留在“后入门时代”的水平。坚持,和更好的熬过爱好的“乍见之欢”时期也十分重要,这里可能除了自己的坚持,多多检索相关领域的信息与动态,多于同好交流亦是一个更加好的方式(因此多上论坛吹吹牛,发发贴,十分重要!)
3:科技的进步,与网络时代的发展,让很多设备智能化,信息化,套件话,可视化都使得其入门门槛迅速降低。比如天文,曾经折射800EQ是经典的入门产品(口径适中,达到入门标准,带有简单的赤道仪,可以实现手动跟踪与坐标定位,保养简单。几乎达到一台标准的天文望远镜的需求,价格也有好),但是随着智能化的发展GOTO赤道仪,自动找星也使得天文观测更简单,你几乎不用掌握太多的天文知识,搬出望远镜,调平(传统的需要对北极星,对极轴,搞坐标啥的)然后用望远镜自带的简单的校准功能,就可以挨个自动观测数据库中所有天体。而当看到亲眼所见的天体并不如绚丽的哈勃画面或者大神拍摄的天文图片绚烂时,往往天文爱好也就死了。智能化这既是爱好者的福音,但某种意义上也让很多人失去自己探索,学习摸索的乐趣。再比如(电磁领域我想对外行)我可以在论坛供销社或者淘宝轻松买到,小特斯拉线圈,电磁炮的套件,只要有点动手能力,一把烙铁,我就能实现特斯拉电弧,与小金属弹丸发射,体验上述两种特种爱好的乐趣,但是其中的电磁学原理是否能吃透,能了解,能搞懂往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同时还有可能因为体验到,原来特斯拉线圈放电不过如此,小电磁炮也就这样,还不如一把BB弹枪好玩,而导致入门失败。
综上,你的150EQ反射镜其实已经很好了,保存得当,经常拿出来摆弄一下,(最近金星是和观测,有明显的盈缺变化。凌晨几大行星也都几乎在一起,很适合观测)我觉得还是蛮好的。我自己也是一步步置换器材,提升观测水平的,当然可能随着脱离学生时代,能够给予爱好的时间成本变少,也更容易让人去尝试GOTO的自动懒人设备哈。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