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问了这么多,赞扬这种认真的精神!感觉像是回到了十年前的KC(。ì _ í。)
那么我来正面回答一下你的疑问:
1.速度的测试方法是通过弹丸的初始位置与出膛时间计算的。因为弹丸出膛的波形非常容易判断,所以没有使用另外的测试手段。(其实主要是因为懒)当然这种方式算出来的数据误差是很大的,但没有关系,因为可以优化的地方太多,根本就不需要测到很准的数据。我原计划也是在轨道设计基本固定以后再做精确测试,这个时候精确的数据才有意义。因为现在的优化改进幅度是非常巨大的,只要测速系统能反映出变化趋势就够了。
2.具体的弹丸重量每次试验都不太一样,还是同一个原因,弹丸设计依然过于粗糙,还不到精细优化的阶段。但标注了效率的实验有讲质量,原回复里有。
3.27楼里有讲到,系统效率是1.66%。但为啥我不用这个来算呢?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负载匹配没做好,电源给回路电感充电的效率只有25%。而这个效率要提升是很容易的,只是没有到那个阶段,因为轨道的优化还很差。“发射效率”这个概念是不少论文里都有出现的(比如下图),这能排除电源的影响直接反映出轨道炮本身设计的好坏,我认为这并没有问题,是一种很方便的算法。当然我在计算的时候忽略了炮体内阻性损耗的影响,原因还是现在没到精细优化的阶段。
4.表格的推导依据在这里,当然我可能算错,如果是还希望你指出来。
5.可能我跟你考虑问题角度不一样,我主要考虑的是工程实现的难度。举个例子:50kA和10MPa在工程上哪个比较容易实现?232kA和232MPa呢?那1MA和4.3GPa呢?可以看到,电流越大要获得同等推力所需要的膛压就越大。至少1MA还是比较容易造出来的,而你能想象4.3GPa的膛压出现在身管里是个什么概念吗?同样的,这个表格并不精确,但它能十分明确地反映出趋势。
6.在制作8kJ的实验装置时,我对负载匹配的理解还很浅薄,但我迫切需要一个可靠的装置进行轨道的模糊迭代。所以我选择了一个保守的方案,目的是就算输出短路也不要烧东西,省的我老纠缠在维护设备上,所以效果自然差。实际上“固态电枢破音速”的实验所用的电容比最早的实验还少,这就是模糊迭代的威力。
7.关于转捩,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设计不合理,这个过程轨道已经迭代了4次,具体细节我就不放了,反正工程目的已经实现。
8.这个400kA指的是电容组的设计额定输出能力,实际上到底是350kA还是500kA还得看模糊迭代到满意以后的轨道需要什么样的参数。这就是理论研究思维跟工程研究思维的不同。
9.其实我自己也质疑,但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这不重要,因为我的目的是让它给轨道供电。至于它到底内阻多少不是我关心的,我要的是它能够稳定输出我需要的电流— —而这一点很容易通过实验测出来。
10.电压突变为什么产生,我也不知道,是实验测出来的。我推测是内电感的原因,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其实我不关心。因为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搞清楚这个对我的核心诉求帮助不大。
11.效率的问题上面有过陈述,这里不再重复了。
当然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本文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对我来说这就够了,因为我的核心诉求是把东西造出来而非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很多时候,在工程上是无法事事都弄清楚的。因为时间和精力都会无法接受。而认真观察你会发现,我全文的工作都使用了一种极其高效的工程思维:模糊迭代。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