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地看完了,先说说自己对文章本身的看法:其实也没有太难懂,只是太长而且翻译得不尽人意,而且文章本身就有一些冗长(不客气地说就是啰嗦),如果真的能耐下性子看完还是能领会作者的大意的。
然后我想给各章一个非常简略的总结以理清作者的思路(我理解的思路,不一定正确)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感想和评论。
第一章
这章的梗概一句话,其实就是把第四节的标题反过来说:为什么人体(或者说,有智慧的生命体)这么大?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智慧或者说意识某种程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我们感受到的客观世界的规律主要是统计学的,只有参与事件的粒子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显现出我们通常感受到的规律,而作为对比,单原子事件看上去则是完全随机,没有规律可言的。为了感受和影响这一定规模的粒子,我们的感官和肢体也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第二章
这章叙述了一个矛盾:人体的绝大多数机构都如第一章所述,由粒子数的规模保证可靠性。遗传物质则不是,但遗传物质本身是高度稳定(可靠)的。用今天的知识来看,遗传信息确实是由极少的几个分子表达的(一个遗传密码由三个嘌呤或者嘧啶决定)。整篇文章几乎都在试图解释这一矛盾。
第三章
这章介绍了突变的概念,表面上是这样的,实际上作者在通过基因突变和量子跃迁的相似性(既小的变化不能带来改变,改变是分立的)暗示两者有内在联系。我觉得这章有点附会的成分,尤其是第一节举了一个大麦的例子:对于纯种大麦,即使有意选择麦芒长的种子来培育,也不能改变麦芒长度在子代中的分布。作者以此为论据论证,细小的变异是不能被遗传的,只有“突变”才能被遗传。对此我完全不能认同,首先表现型还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纯种大麦的麦芒长度的差异极有可能根本不是基因决定的;其次以我高中生物的浅薄水准来看,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变异是一定有机会被遗传的。
第四章
介绍了分子的稳定性(即化学键的稳定性)是一种量子效应,只有达到一定阈值的能量才能破坏分子。
第五章
作者试图用第四章介绍的分子稳定性的量子理论来解释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突变:自然选择使得遗传物质恰好有这样的稳定性,即既可以被概率极小的热运动产生的大能量事件所破坏而产生突变,但又不至于太过频繁而影响种群的延续(因为突变大多有害)。这样量子理论就和遗传与突变通过分子的稳定性搭上钩了。
第六章
阐述了生命体和其他物质的本质区别,即生物体变得无序的速度比其他物质低得多。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生命体可以从外界吸收“负熵”(就是使外界变得更无序)来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
第七章
用一句比较现代的话说,这章首先否定了建构论,也即尝试用最基本的理论构筑更宏观尺度上的规律。当然这并不是说宏观规律就不符合基础理论了。摆钟和生命在某种程度上看上去是机械的、完全有序的而非随机的,是因为他们所在的温度使得热运动带来的随机效应很不显著,而不是因为他们服从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物理定律。
总而言之,可能是因为年代原因,这篇文章的很多观点现在看来意外地并不新鲜,不过在那个时代可能确实属于相当高瞻远瞩的水平吧。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