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个新发现,以及一个好玩的事情。
之前我猜测岩松鼠拥有类似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这个猜想在上周末得到了初步的证实。
上周末,我决定再回到当初抓松鼠的矿洞中,看看在洞里做窝的其余几个松鼠都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下小崽,当然,更主要的目的是看看能不能再逮个公的,来给我的母鼠配个对。不出所料,当我来到那个熟悉的死胡同,发现岩壁上趴着5只松鼠,一个大的带着4个小的。但没想到的是,似乎这只松鼠产仔要比我家里那只早得多,小崽子已经长得老大了,看见我过来,如闪电一般四散奔逃。我左右开弓,结果一个都没逮到,眼看着它们消失在了漆黑的矿洞里。我不死心,飞奔着追了上去,然而当我的手电光再次扫到它们时,它们已经越过了一个大石堆,爬到了十几米高的岩洞顶端。从它们开始逃跑到我追上去,只有大约10秒的间隔。在这10秒钟里,它们跑过了大约30米的平地,翻过一个6米高的碎石堆,爬上了十几米高的洞壁。而完成这一切动作,是在全黑环境下,我的手电根本就没有照到。那么它们是如何活动的呢?我进行了三个可能性分析。具体如下:
1.依靠胡须的触觉探测地形,类似鲶鱼那样,一边摸一边走
2.依靠胡须探测地形后,记在脑子里,在脑子里三维建模重现地形场景,然后依靠记忆闭着眼睛瞎走
3.使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在分析1中,很多鼠类都依靠胡须在地洞中活动,但是移动速度受到很大限制。然而松鼠在矿洞中奔跑的速度与日光下无异,仅依靠胡须的反应速度是不够的
在分析2中,有养过岩松鼠的人提到,岩松鼠的记忆力超强,会记住你开笼门的动作来模仿而逃跑。但是说实话,你要让我记住那么复杂的洞穴地形,闭着眼睛跑,不出五步就得摔个鼻青脸肿。何况松鼠只能依靠胡须来探测,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和记忆要求,以松鼠的脑仁尺寸,应该是没有可能完成的。
在分析3中,有资料记载非洲地松鼠会依靠超声波向同伴报警,说明松鼠拥有发射超声波的能力,那么就存在比较大的可能性,部分种群逐渐演化出回声定位的能力。
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松鼠拥有我们无法想象的特异功能。具体是怎么回事,就需要等待后人的探索了。
逮小松鼠是没戏了,我还是不甘心,又回到之前逮母松鼠的那个石缝处,看看能不能再逮个大的。结果刚一靠近,就看见缝隙里探出个毛茸茸的小脑袋。这次我可不会放过机会,直接一把按住,塞进盒子里,带回了家。
理论上说,松鼠是独居动物,母松鼠在怀孕后会驱逐公松鼠,独立抚养幼崽。然而在这个洞穴里,公母同在一个窝中,相安无事。难道松鼠也有一夫一妻制?爸爸妈妈轮流照顾孩子?真是有趣。
更有趣的是,也许还会有人记得,我最初抓母鼠的时候,在这个洞里看到了三只松鼠。这次再去,还剩两只。而这回我新抓回来的鼠是只公的,也就是说,它很可能是我家里这只母鼠的老公?久别重逢的夫妻俩再度团员,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然而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母鼠在见到公鼠之后,先是一愣,然后朝我大发脾气,又咬又叫,给好吃的也不吃,直接拿爪子打掉,满眼都是喷射的怒火。。。。等会儿,好像不只是怒火,还有。。。。嫉妒?
所以母鼠在我家里好吃好喝好待着过了几个月的公主生活,觉得她就是我的全部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又弄来个别的鼠,于是嫉妒心大发,在笼子里抽疯?
妈呀,松鼠真是太好玩了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