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是资金,知识,市场空间,工程经验,工程组织,仪器设备,工具链,产业配套,还是科学方法,研究能力,探索精神?
个人认为,只要能把“自己”(包括个人和机构)嵌入到现代航天产业的协作网络中,就算是入流了。不论是爱好者还是专职机构,都可能具有这样的条件。指点江山容易,但最终还是要看自己做了什么。
这篇文章对爱好者充满了偏见,似乎成了“不专业”、“水平差”的代名词。事实上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大多首先就是爱好者,只有职业与非职业的区别,没有爱不爱好的区别,不喜欢、不追求的东西,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那么,非职业,俗称业余,是不是低水平的代表呢?不是的。世界范围内,行业内盯着爱好者玩的东西收刮素材是很常见的事情,在中国尤其突出,到处都有爱好者的作品。某些领域甚至很极端,比如国产操作系统,能打的全是爱好者业余起家的东西,不要被“官宣”所迷惑。
那么为什么爱好者常被帖上“不专业”、“水平差”的标签呢,道理是这样的:
1、爱好者水平不稳定,且属于幂律分布:形象的讲(因为水平高低尚未量化,仅仅是示意),低水平的占95%,高水平的占5%。
2、水平可以低到无下限,比如创客时髦以后忽然冒出来的大多数创客。而职业人士,至少还是有点门槛的。
3、爱好者的协作效率低,如有强烈正反馈,那么一些业余玩家就会转变为职业团队——往往就不再被认为是爱好者。
通俗的讲,就是“功劳”都不算在爱好者头上,“民科”都算给爱好者。这是一种极端的大众偏见,而上面文章作者就是这种偏见的典型代表。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