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理解无需解释,比如扫描频谱仪的无缝采集是指他的循环扫描在时域上没有中断,而不是扫描一次,歇一会儿,然后再扫下一次。此条件下信号只要长于一次扫描所需要的总时间,就必然能被截获。如果信号短于一次扫描所需要的总时间,被截获的概率就会小于1。
对于实时频谱仪,任意信号能够被准确测量的最短时间长度就是单次FFT的时间长度的某个倍数,如果任意连续次FFT之间既无缝隙也不重叠,那么就是2倍;如果有重叠,则倍数趋近于1。如果有缝隙,那就要看缝隙有多长了。
楼上在时域上对“截获”进行定义更科学。在频域上“正确显示”的前提,是信号在时域上长于测量原理能够正确运转所必须的最短的取样时间。对于扫描频谱仪,尽管扫描时间很长,但对于扫到的每个频率,它的取样时间却很短,此时拿取样时间来说截获就会出现荒谬结论,也许这就是楼上翻来覆去拿扫描频谱来说事的原因。此时,可以把没有在某频率取样的时候的其他扫描时间,都视为这次取样的“准备时间”,他也应当属于取样时间的一部分,这样的话,取样时间就等于扫描时间(前提是无缝扫描)。对于RTSA和扫描频谱,如果采样有间歇或者扫描有间歇,这个间歇时间也应该算作上述“准备时间”,那么100%截获也就相应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