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amo:
这篇中国式的文章完全回避了“天才”,天赋的真切存在造成孩子个体差异极大
而中国式的家庭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孩子属于天才(时不时能做出一些另大人震惊的表现)、或者经过报班能成为天才
本文是原创,不适用于真正的天才,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小学就能够熟练运用逻辑思维解题,写议论文甚至做真正的研究,而不是靠背诵和模仿,更不是靠家长帮忙,那这个孩子应该是真正的天才,真正的天才与本文无关,本文只是基于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规律。
有两个误区我想可以提醒一下:
1、家长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属于天才,绝大部分孩子的教育规律,本文至少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提前给孩子灌输本来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参加奥数或者报班,短期也许能提高一些学习成绩,但真正能起作用的极少,会起反作用的却不少见。
2、学生不要把自己对某一学科或者方向的兴趣,当成自己在这一学科或者方向上是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初中生很容易被化学实验所吸引,对化学产生兴趣,主动去看高中教材,甚至蓝皮无机或者邢大本有机,有了兴趣什么都记得住,什么都学得快,学了大量相对中学超前的知识,成绩也不会差,同样的现象也会出现中学生学编程或者电子制作上。但任何学科和方向,深入下去都是很容易枯燥无味的,化学会进入到大量依靠理论计算和重复性实验的深入阶段,一个有机合成做几个月重复实验只为提高一点点收率是常有现象,到那时候化学实验就未必能吸引住学生了;电子会进入到大量依靠数学模型进行设计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阶段,到时候面对的就不是很容易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电子制作产品了;计算机会进入到算法理论研究等深入阶段,基本上就是依靠数学了,面对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算法理论等大部头理论,做什么都要依靠离散数学等数学工具,还能剩下多少人有足够的兴趣坚持枯燥无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