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ahzds实验问题的部分解释:
1.目前的电磁枪尚在实验和改良中,烧管是必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改良方面虽然有进展,但是还没有达到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的程度,因为很多问题要反复确认.不然做事就是半瓶醋.
2.IGBT的控制电压低于15V是无法承担大电流的,即使像G80N60这样的管子,能承受200A的电流,也是标明为瞬态
谢谢!
建议把大家试验中的教训贴出来,以避免大家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像我那样的低级错误,以减小损失!
关于“IGBT的控制电压低于15V是无法承担大电流的”,我没有理解,是不是控制电压不能小于15v?(datasheet里标称的是20v)小于15v的时候,是不是导通不够深,大电流的情况下,结温剧增,从而损坏?
做了几天试验,总结一下教训:
1。国外的实验视频效果令人羡慕,但大多是不计成本的,看看那个打串电话黄页本的实验里像水桶一样的几个巨型电容就知道了!我们业余条件下,想到达那样的速度几乎不可能!我昨天晚上把调整到最佳位置(试验条件:电压35v,电容10万u,线圈长52mm,内径9mm,0.5mm的线双线并绕大约300圈,电感270uh,Q=2。7)和延时(放电10.8ms)的装置对天花板垂直发射,以估算出口即时速度,线圈口距天板3米,子弹撞向天花板时,力道明显不够。估计也就能飞个5米高,出口即时速度最多也就是9-10米/秒;
2。看了坛子里的一篇关于大功率管子极限试验的论文,文中说,igbt极限承受功率是16倍额定功率,极限承受电流为三倍,但是没有对感性负载的反峰电压和极限击穿电压做分析。试验下来,我判断损失的5个管子里有四个是由于过电压击穿导致的,因为损坏以后,管子不热!
3。要想继续提高,在小体积低成本的前提下,多级驱动是必需的!但要达到手枪子弹那样的速度,还为时尚早,期待更好的材料和技术!我现在要做的是在保证电感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q值,增大线径,降低线阻,以期在低压条件下获得尽量大的电流!
时段 | 个数 |
---|---|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 {{f.file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