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虎哥:
美好的制度畅想如果真的实施起来,往往带来恶果。
过去一段时间以及现在,经常听到“应试失败者”混得更好的新闻,说其残酷有道理,但说对谁更残酷则道理不足。应试教育不是劳教,不是工读教育,参加应试教育(特别是高中及以后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决定,赖...
不管因果关系如何,高考落榜的高中生技能与社会不接轨是事实。
普通高中(非职高)作为纯应试教育的阶段,培养的"半成品"不应直接流入社会,而应在各种院校之间分配完毕,基本消灭落榜。
这个目标并不很难实施。最为粗糙的办法:本科和大专继续扩招百分之几十,达到接收全部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能力。
对于不愿意也不适合大学教育、希望早日进入社会的部分学生,可以加大中考分流到职高的比例,而且职高也可以继续升学。
参加应试教育是自愿的,但大学的招生和学费不是自愿的,受到了国家的限制。还有更奇怪的限制:科研经费不能用于支付教师和研究生工资。这些对大学的政策限制降低了教育供应、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放松这些限制,都可以增加招生名额供给量、降低竞争激烈程度。
从本质上说,应试教育过度竞争跟计划经济凭票供给的时代排长队没有区别。
现在的人害怕大学招生完全放开、学费涨价之后穷人没学上,等于当时的人害怕放开市场价格之后穷人没饭吃。
90年代的时候中学收择校费花钱买分数引起家长不满,教委三令五申查禁,后来学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经过多年的讨论确定了就近入学政策,结果诞生了学区房:不仅比择校费更贵,而且给学校的钱变成给房地产开发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