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novakon:
我在上一篇帖子中(《物以稀为贵》)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即便是对于穷人而言,读书已经越来越不成为一个上佳的选择。如今高等教育已经白烂化、庸俗化、过场化,而穷人阶级家长们的思维却还停留在20年前,把学生们送去接受一些毫无意义的幌子教育。从上世纪7...
对于早期教育、基础教育(目前主要属于初等教育)的趋势,可以研究一下。
有个远房亲戚在美国,有两个小孩。据他说,养小孩的确花不了多少钱,学校也不要钱——但是,如果想多学一点东西,那是要花大代价的。现在小孩在学钢琴,费用可观。
不久前美国出了个新闻,几个学校修改招生制度后受到了激烈的反对,主要原因是:这些制度更加看重社会服务,个人作品等方面,被左派人士抨击说是“专门为富裕家庭子女量身定制”的制度。国内马上有人响应,来唱红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这一争论其实已经持续了60年。
假设,KC办一所虚拟大学,那么在招生方面必然倾向于个人的比如科学理性能力,创作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尽管可以不设招生门槛,但是用户体验设计方面一定是倾向于个性化能力的)。换句话说,社会会越来越多的偏向于“牛人”,不论是社会教育机构,还是各项用人的事业。结果是贫民(这里特指精神上、知识上、社交上的贫民)家庭的子女越来越被边缘化,社会必然会寻求补偿机制以保持稳定,这个补偿机制可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