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楼主最早的问题,为何楼主会认为自然保护区一旦建立就会与大环境隔绝?难道用玻璃罩把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区给罩起来了?这本身就有问题。保护区的意义在于给濒危物种一块休养生息的地方,就像捕鱼有休渔期那样。然后下面一堆人在东拉西扯....
再说为何要保护那些个濒危物种。人类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会和自身相干的,保护物种多样性必然跟人类存亡有关系。有些物种要保护起来很明显,比如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显而易见的;另一些物种,也许并没有很显著的益处,但存在潜在的利用价值。比如历史上我国把麻雀列为四害,然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还有些,比如超级杂交稻的产生,归功于野生的雄性不育株,这种植物一般人看来就是杂草。又如香蕉这种植物,目前商业种植的香蕉的基因多样性非常低,因为没有种子,完全靠分株繁殖。就连一个简单的枯萎病都能摧毁整个香蕉行业。这时候那些在保护区里的野生香蕉就有作用了,上个月看到在东南亚雨林里发现新品种香蕉,抗病强,但是极度濒危,发现的也就几十株样本。
然后就说说大熊猫这种典型的“无用”的濒危物种的意义,这种其实才是楼主觉得真正应该灭绝掉的物种,上古孑遗,存世量少,除了卖萌之外一无是处。保护这类物种除了上面说的可能会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外,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形象而存在的,大熊猫只是个代表,正因为卖得一脸好萌,所以拿出来作为宣传,社会会因为喜爱这个形象而加大对保护大熊猫的投入,比如研究资金、或者建立保护区。那么这个保护区不仅仅保护了大熊猫,还有其他一大票濒危动物都能受益,这才是科学家们的阴谋...因为拿得上台面的濒危物种毕竟少数,大熊猫属于逆天级别的,大部分物种都是像蛤蟆、老鼠之类的,太难看。
至于有人认为可以把所有物种的基因都数字化起来。首先目前连转基因都无法接受的,更别提基因保存计划了。其次还有很多未知物种,根本不知道其存在,也就无法收集,这也是建立保护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保护未知物种。目前国际上也有把濒危物种全部抓回来,在实验室培养的,但仅限于保护区计划失败,个体数量掉到无法自然维持物种的情况,风险也极大,很可能全养死了.....我国和日本对朱鹮的保护就是个例子。
其实建立保护区是相对来说最经济的办法,只要一点点节制,以及合理规划,就可以划分出一块不加以干涉的区域。而由保护濒危物种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并不是钱能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