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补充一下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的区别:
摘自下面两篇网络文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7e7100100brwk.htm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_zLNcZc2mrWbalIqLoVkmbENocO2IGM2VW-DfmKLLprl0dVRm7wl3EoxDS2xTri2JlrA2Y7MUrzOp3Wt9qBnEuW50ILRlyf_30yIR85rrLK
1.斐林试剂的配制、使用方法及反应原理
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NaOH)和乙液(0.05g/mlCuSO4)组成,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使用时将等量的甲、乙液混合均匀,取适量加入待测液,此时溶液呈蓝色。沸水浴加热2min左右,即可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待测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
甲、乙液混合时,生成了Cu(OH)2,而新制的Cu(OH)2在还原性糖的作用下,被还原为Cu2O砖红色沉淀。实验过程中,必须先把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使Cu(OH)2充分生成。如果先后或者分别把NaOH和CuSO4溶液加入到含有还原性糖的组织提取液中,其中的有机酸会与NaOH迅速反应,使反应物中没有Cu(OH)2或者Cu(OH)2量不足,从而使还原性糖与Cu(OH)2的反应不能进行或现象不明显,影响还原性糖的鉴定。
2.班氏试剂的配制、使用方法及反应原理
班氏试剂一般用于尿糖的测定,有时也用于其他实验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配制方法:取柠檬酸钠86.5g和无水碳酸钠50g放入1000ml锥形瓶中,加水350ml,加热至溶解。另取100ml锥形瓶加入硫酸铜8.65g,加水约50ml,加热溶解。待二者冷却至室温,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前液,随时搅匀,并补足水量至500ml。
使用时,取1ml班氏试剂加入试管,加入糖尿病患者的尿液0.1ml,混匀后沸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开始为蓝色,后来出现黄绿色、土黄色或砖红色沉淀,分别反映出患者尿液中糖含量的多少,结果见下表。
沸水浴加热后的现象 葡萄糖含量(g/dL)
透明蓝色 无
加热时无变化,仅冷却后有少量沉淀 微量,约0.5以下
加热1min后即出现少量黄绿色沉淀 少量,约0.5~1
加热约10~15s即再现土黄色沉淀 中量,约1~2
加热时很快出现多量砖红色沉淀 大量,约2以上
班氏试剂在配制过程中,当把硫酸铜溶液倒入由柠檬酸钠和无水碳酸钠配制的溶液中时,硫酸铜与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相遇,能产生出一种可溶性的又能离解出Cu2+的可溶性络盐,即柠檬酸钠此时能防止氢氧化铜沉淀的形成,做了一种亲水性掩蔽络合物形成剂。当利用班氏试剂测定还原性糖时,还原性糖在这种碱性溶液中能将Cu2+还原为Cu+,Cu+再与OH-合成黄色的CuOH,加热后,CuOH即变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沉淀。
班氏试剂是一种络合复盐,其商品名称为枸椽酸多羟基碳酸合铜(II)酸三钠-硫酸钠六水合物,化学式为 Na3[CuCO3(C6H5O7)]-Na2SO4-xNaOH-6H2O
可见配置班氏试剂的关键在与加入柠檬酸钠,柠檬酸钠提供的碱性缓冲环境有利于二价铜的络合,而且产生的络合物并不是简单的只是碳酸根作为配体配合物。
PS:枸椽酸就是柠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