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导测试平台现在就可以做
需要简易转台一个,恒温箱一只,测试板一套,古董电脑一台,自费解决。软件需要制作相应的数据采集工具,现在已经有了不过不太好用不能整年开着。
测试方法见xuetianwuran发的帖子,就按那个一模一样测。这个其实没啥技术难度,无非利用了已有器件的高精度而已。
转台用监控云台或者吊扇,将被测IMU与ADIS16375固定在一起。转台结构可以很烂,反正只要比较参考IMU和被测IMU数据的差别就可以了,不需要看转台
ADIS16375的精度远超目前论坛所有人的惯性测量器件,作为难得的珍贵设备,应该以其作为基准,去标定其他的仪器。
目的1: 目前航电开发的发展趋势是增加姿态测量,然而现在今人尴尬的是,KCSA竟然无法评估姿态测量产品的精度。测量学常识:系统误差无法通过对比测试发现,只能通过高一级的仪器检出。此时急需测试平台一套,为各种低成本航电提供校准和质量检验服务。
目的2:测试平台可以用来收集IMU数据,为其他项目组的算法开发提供数据文件。目前网上是找不到GPS/MEMS IMU测量的数据文件的,如果有更多这样的数据,其他项目组就可以先做仿真再决定采购何种器件。
等到我们有技术实力制造需要姿态控制的”大“火箭时,肯定掏得起几千块买一个新的IMU。现在不如多收集数据,为其他会员提供算法仿真的可能性。当需要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准备好相应的算法,为数据收集或者动力学模型辨识做准备。
补充:使用现有导航器件作为参考,可以规避大型转台的机械结构,带来的维护复杂和搬运不便的劣势,比较符合爱好者的实际需要。我们现在不是要放卫星打飞机,我们只需要能判断一个L3G4200D的漂移是多少,仅此就足够了。
开源社区的基础建设,仪器设备不可或缺,我们对常见的MEMS motion sensor没有任何实测的指标数据,只能看手册抄指标,做出来东西连好坏都无法评价,导致普及型航电开发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这种情况急需改变。
指标不在高,够用就好。吹牛不在多,装逼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