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不是因为在展示之前进行了清洗和打磨,商店的货架上和博物馆的展柜中的样品,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如此的效果。如果你手中的矿物乃购买所得,那就另当别论,因为此前已经被处理过。然而,如此一来意味着你将错过矿物收集过程中的一大半乐趣。
自然界中,许多有趣的矿物往往与那些极其普通且用处不大的物质一起埋藏于地下深处。而矿物学最大的乐趣莫不在于,亲手将一块未加修饰的矿物或宝石琢磨成精美藏品时所获得的满足感。
很多原生态的矿物和宝石看起来都相当平凡,但经精雕细琢之后就会变得魅力非凡。
藏而不露的绿柱石
其中最突出的例子要数绿柱石,它那漂亮的蓝色晶体常常被大块的石英或长石包裹并深藏于地下。另外,绿色葡萄石也常隐身于白色块状的硅钙硼石之中。而粉色方沸石则常被外形欠佳的薄片状鱼眼石所掩盖。
若想取出这些隐秘的晶体,则不得不仔细而又艰难地剔除那些无多大价值的围岩。
矿物学家们掌握了多种不同的、将所需矿物从围岩或杂质的中提取出来的技术。例如,对于一种深受欢迎的矿物或宝石,第一步要做的常常是切去基岩,此时可借助于一些手动或自动的手术刀或切割机等工具来完成。
当样品上的围岩一旦去除,地质学家们就开始准备清理晶体表面的一些更细小的杂质。而最后的这些小碎屑反而最难清除,因为它们直接附在晶体表面,一不小心就会擦划或损坏样品,从而导致之前所做的全部工作都前功尽弃。
酸洗
若矿物表面只覆盖了一些泥土时,用小刀、软毛刷或纯净水就可清洗干净。但有时也出现一些黏附紧密且较难清除的矿物杂质,此时有经验的矿物收藏者就会用其它方法来处理样品。如:可用盐酸清洗晶体表面的石灰岩杂质,但盐酸不能太浓且最好不要经常使用。初学者以及没有成人陪同的小收藏者请不要使用此种方法。当酸洗样品时,一定要确保实验室或工作区内通风良好,从而不至于过多地吸入酸所散发出的有毒气体。
酸洗后的废液也必须十分仔细地处理,若倒入水槽中则可能会沿途腐蚀厨房至排水沟之间的管道。
即使专家,酸洗样品时也需非常谨慎,因为过多、轻率的用酸会使样品产生洗旧退色或边缘磨损等有害影响。
当有些样品不能酸清洗时,不要为此感到遗憾,这样则可保留其基岩,并不会造成多大损失。虽然整体外观上欠佳,但这些基岩却是矿物历史来源的最好证据。一块母岩已除的矿物晶体打磨之后或许增加了几分漂亮,但同时也减少了其科学研究上的意义。
最佳平衡点
优秀的矿物学家总是尽可能使自己的藏品在形式上保持一种平衡,即切磨过的样品与未处理的样品之间要比例适中。最漂亮的矿物和宝石就像鸟的羽毛一样,可引起观察者的兴趣,但只有保留了原始状态的矿物才拥有更多的科学内涵。矿物学家需谨记一点:藏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物标本的有用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