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楼讲解视频上的“播放”效果,其实就是刷图片,后来感觉没声音很无聊,就把声音配上去了。
刷图片速度快最主要的就是靠硬件SPI,CPU只是充当控制角色。
下面是硬件SPI电路图。
控制指令和连接定义(下面以16进制代表2进制的机器码指令):
0x6A 位0控制输出置1 选液晶数据寄存器 //TFT液晶RS线,连接CPU板的BIT0_OUT(请参看电路图,此控制位有插针输出)
0x72 位0控制输出置0 选液晶命令寄存器 //TFT的复位线接VCC,RD线接VCC,CS线接GND。
TFT我是在这里买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m?spm=XXXXXXXXXXXGa6k&id=13985339513 (我和他不是一伙的~)
0x6B 位1控制输出置1 SPI寄存器为置数模式 //SPI板左移/置数选择线,连接CPU板的BIT1_OUT(请参看电路图,此控制位有插针输出)
0x73 位1控制输出置0 SPI寄存器为左移模式
0x6C 位2控制输出置1 TF卡的MOSI为SPI寄存器输出 //连接SPI板的TF卡MOSI置1控制,连接CPU板的BIT2_OUT(请参看电路图,此控制位有插针出)
0x74 位2控制输出置0 TF卡的MOSI置1
0x6D 位3控制输出置1 无
0x75 位3控制输出置0 无
0x6E 位4控制输出置1 液晶写时钟 // TFT的WR线,连接CPU板的U53B的第10脚(请参看电路图有IC号)
0x76 位4控制输出置0 无
0x6F 位5控制输出置1 SPI寄存器置数锁存时钟 // 连接CPU板的U53A的第4脚(请参看电路图有IC号)
0x77 位5控制输出置0 SPI寄存器和TF卡左移一位时钟 // 连接CPU板的U53A的第1脚(请参看电路图有IC号)
上面的控制和单片机IO口模拟差不多。
玩过TFT的人知道用单片机IO口控制液晶的写(WR)线 完成一次液晶写操作 在C语言中要这样操作:
WR = 0;
WR = 1;
上面这样的操作在一般51核的内部大约需要几十个时钟的时间,用IO口模拟控制效率比较低; 而在本人的这个CPU中设置有特别的控制,只要执行一条机器码指令0x6E就能完成一次液晶写操作,只须8个时钟~~~ 有木有效率~
而且用SPI板只要8个时钟就能和TF卡传输一个字节的数据,1条CPU指令产生1个时钟。
程序的控制流程(TF卡和TFT的操作方法网上一大堆,这里就不细讲了):
ROM的2进制文件在65楼发了。。。我不可能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注释,那样会挂掉的[s:221] 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指令集或49楼的说明来对照
下面大概讲一下ROM 2进制文件的结构:
ROM文件里的地执和ROM地址是对应的;
地址0H~2CFH为TFT的初始化部份,下图。
地址2D0H~34FH为TF卡复位为SPI模式程序,下图。
地址350H~3CFH为TF卡初始化程序,下图。
地址3D0H~44FH为发送CMD18读多块命令到TF卡,其中地址3E1H、3F1H、401H、411H分别为00、04、E2、00,也就是TF卡的扇区地址0004E200,为存放BIN图片文件的起始扇区地址,文件的起始扇区地址我是用WinHex查看的,下图。
地址450H~166FH为读TF卡512字节和刷掉两个CRC(太长就不截图了。。。)。
地址1670H~1677H为SPI再接收一个字节,下图。
地址1678H~1685H为判断SPI收到0xFE?,下图。
这些16进制程序都是手工码上去的[s: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