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刀斋老大前些天和小弟提了一嘴载荷的事情,又回过头看了一下这个帖子。我没搞过,都是瞎说的,大家有砖使劲拍 [s:274]
1. 动力。个人觉得还是要发展液体,这个大家讨论了很多,我又不很懂,不多说了。
2. 控制。无控火箭飞出大气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我在本坛看到的公开内容来说,我们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火箭控制系统,看到了一些硬件,但更重要的控制率仿真等也没有看到。还有一些需要试车甚至风洞实验才能获得的数据,简单说几个想到的,控制舵面在不同大气密度下的力矩,燃料燃烧过程中的重心和推力变化。。
3. 多级火箭技术。单级入轨很难,但我们现有的多级火箭试验还很初级。
4. 结构。飞起来后,应力、谐振等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当年长二捆首发失败就是因为载荷不良谐振。我们现在的火箭结构所占的比例都不小,减重并不只是换个材料的事,HIT图书馆边上有个大球,是用一张金属板像吹气球一样吹起来的,用在燃料储箱上可以大幅度减轻重量,搞那个的教授研究了十年。
5. 弹道与轨道设计。合理设计的轨道会让火箭事半功倍。
6. 测控。似乎大家都不太注意这一点。火箭飞行时间不长,难以保证回收,飞行过程中的大量数据需要及时回传以供分析。弹道测定不能完全依赖GPS和惯导,需要有测控系统甚至光学系统和雷达辅助以及备份,特别是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某卫星上5XX所的GPS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时间回跳,造成姿态计算错误,这些错误的判读就要依靠测控系统;在卫星上尚有分析故障的时间尚可通过牺牲卫星自主能力人工授时解决,在火箭上就只有分析失败原因的份了。
7. 可靠性、抗辐射设计。可靠性不必说,抗辐射也不是飞出大气层才需要,大量使用的各种火工品也会造成逻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