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这个词本身就是自私者发明的,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亏待了自己,所以才会想到用“自私”来形容对方,却不会想自己到底付出了什么。而博爱者则往往会认为照顾他人是应当的,别人对自己却无需承担这样的义务,所以博爱者无需使用这个词。
现在很多人都爱抱怨这个社会多么冷淡,多么功利……这些人自己首先多半是一个冷淡、功利的人。因为多数人都懂得感恩,基因已经规定了他们对有利于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并利用可能的时机去回报对方,如此一来一个群落才能友爱互助,社会也能和谐发展。但有些人只注重扩大自身的利益,却丝毫不关注他人的困难,那么这种人就很容易受到这个社会的冷遇,以至于处处碰壁处境堪忧,最后认为全社会都是他的敌人,他自己则是特别的,唯一的,可以凌驾于任何世俗陈规与道德法律之上而无需承受良心的鞭笞——于是一坨恐怖分子、反社会的人就这样诞生了。
好在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这样的异类,他们也很难找到配偶,所以博爱的基因便遗留了下来,虽然“自私基因”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在物质较为丰富的社会条件下,博爱基因发酵的空间往往会超越自私基因,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旋律。然而博爱行为的初衷仍然是为了自身利益(如满足感、友情及对方的报答),我们平时所说的“无私”如果脱离了“同情、怜悯、爱心”这类心态所带来的快感,会立即灰飞烟灭。所以,提倡公益行为、见义勇为必须要考虑自私基因的因素,再说明白一些,就是做好事一定需要报偿,没有回报的好人好事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法垒筑,更无法持久。
千年前我国先贤就已经用“子贡赎人”告知了这个道理。提倡博爱与友善的最终意义在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和谐进步,脱离了这个目标的博爱不但空虚,更显得愚蠢。人类从蒙昧脱出,到现在已届少年,应当开始懂得为自己营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消灭那些不利于种族延续的有害因素,在个人心中建立为整个种族贡献及负责的人生观。能做到这些人类才算真正成年,我们的社会也才算真正步入了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