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我关注的层面还是太肤浅了,希望各位大师把更多的精彩思想带到论坛来。
从谢博士的文章中,应该可以得到两个观点: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创新(这个词在国内是80年代才定义的,姑且用之于传统文化讨论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事实是,中国的大师级人物一般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可以假设,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于这些大师级人物产生了有利影响。
二是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殊文化模式和价值反映,并影响当时的创新环境。在汉唐以前表现出开放进取精神,在宋明以后则体现出丰富的消极色彩。
事实上从教育学的角度,可以部分理解文化熏陶对于一个人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高等教育,在英国的纽曼型大学模型提出以后,现代的高等教育普遍接受了这一模型。甚至对于人才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认为必须要在纽曼型大学中进行教育和熏陶,才能成批的培养出“绅士”,在其它教育模式下,可以成批培养术士,但不能培养绅士。而纽曼型大学的核心就是人文教育。这个人文教育,是要把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经过学术论战的部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人们继承,并且培养学生自己的采借能力,给予接触各种人文思想的机会,形成在理解和比较中取用先进文化的能力。可以看出,文化既有可以教育、学习的一面,也有必须靠体验、熏陶,经过心理过程才能接受的一面。我没有去研究为什么人文教育能培养绅士,有利于出大师,但是我想,大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他们从各文化要素中吸收有利的、适用的、先进的部分的基础。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讲,同样的文化对于有“大师潜质”的人而言,具有更加积极的效果。而这种大师潜质就的一个基础就是人文素养。这里更多提到的是人文,而不是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文化是动态发展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先进的文化。其实历史上的中国文化,自魏晋以来,在开放进取和保守消极方面一直是交替进行的,只是交替的时间跨度不同,强度不同,而且在统治阶级与一般百姓中有相当显著的堕距,这里暂不深究这个问题。这个现象恰恰说明了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人们主观控制,特别是受统治阶级控制。现在也需要进行引导和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开放进取,空洞一点而言,就是发展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中符合这个前提的,继承和发扬,不符合这个前提的,不去复旧。对文化采借而言,也应该有同样的标准。
传统文化中的崇尚权威、事不关己少去质疑等,对创新创造有负面作用,回看刘老的帖子,很容易引出到底什么样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丢掉的问题,这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其实重新思考刘老师的观点不难发现,我们不是没有传统文化,而是没有自己的文化。现在是一个外来文化各自争锋,没有融合保存自己文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