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爱好者不等于商业航天,目标定在飞出100km大气层边缘比较合适。
入轨即使对于美国的商业航天公司来说也是百里挑一的事。
既然在大气层内飞行,抗辐射和在轨姿态调整这些太空飞行的内容都可以先省掉。
另外箭载飞控计算机执行的任务很单一,不用操作系统即可。
燃料比冲不能太低,低比冲的燃料用量会大得一塌糊涂,因此AP比较合适。
不过AP推进剂的组分和燃烧产物的毒性都大,而第一级用量多,最好开发改性KN糖类。
除了提高燃料比冲之外,减轻结构质量更重要。
目前KC还没有超音速火箭的原因不是KN比冲低,而是推进剂质量只占总质量10%左右。
另外还要找个单位挂靠,像北航的探空一样租借发射场,否则安全和法律问题都不可行。
在偏僻农村发射的人工降雨火箭已经有若干次砸到房子的事了。
引用第16楼warmonkey于2011-04-24 17:35发表的 :
飞控计算机要能抗辐射,故要使用FPGA+宇航级RAM。
操作系统必须选用已经通过可靠性检验的,常见的有uc/os-ii,vxworks,RTEMS
wifi不稳定而且不适合高速移动的物体
火箭第一级比冲可以比较低,对整体重量影响不大。第二第三级则必须使用AP甚至液氧煤油。
姿态控制不是很难,用燃气舵即可。
在轨调整姿态用无水肼非常方便。
燃料尽量考虑安全无毒的品种,试验的时候难免要泄漏不少,例如主发动机的拆装,燃料加注,试验过程排出的烟气等等。这对没有专门的试验场地和防护设备的爱好者来说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