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是最安全方便的用药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口服某些药物时,为了避免胃酸破坏而顺利进入肠道发挥作用,还须设法特殊处理,如包肠溶衣、装肠溶胶囊及制成在胃中不能分解的化合物(如鞣酸蛋白)等。
口服方法虽然安全方便,但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需要。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昏迷病人、胃肠有病不易吸收的病人,药物本身在胃肠液中易被破坏(如青霉素、胰岛素等)的情况,口服后不能被吸收或吸收作用不明显(如链霉素口服不吸收入血,硫酸镁口服只能导泻,而注射才能产生镇静作用等)的药物,需要药物迅速奏效的紧急抢救,要求药物只作用于某一局部(如局麻等)等特殊情况,口服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必须改用注射方法。
注射是一种迅速显效的给药法,但要求相当严格。要求有特殊的给药器械(注射器等)、严格消毒,而且还有不同的注射方法。注射方法要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的剂量要求来选定。 注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皮下或皮内注射。适用于剂量为1毫升以内的注射剂,多于预防疾病或皮内试验时采用。
(2)肌内注射。比皮下注射见效快,药量在10毫升以内。某些不宜注入血管的药也采取肌内注射。
(3)静脉注射。药量比肌内注射大,在10--100毫升,除要求无菌操作外,还应无热原、无沉淀、无刺激、不得发生溶血和产生血栓等。
(4)静脉滴注。这就是平时讲的“打吊针”、“打点滴”、“输液” 等。静脉滴注的药液量最大,一天可输注4000--5000毫升,产生治疗作用也相当快。
除以上4种注射方法外,还有鞘内注射和关节腔内注射,这就是所谓的“打封闭针”。 注射给药方法,治疗显效快,但有不安全的因素,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通过口服给药方法能达到有效治疗时,就不必采用注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