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把刀是否锋利,有两个标准,第一可以削纸,第二要能轧发,能轧发才能剃须!这就是真锋利了。↑
假利与真锋
在人流熙攘的庙街,绿色的铁皮摊档后面,有一个不到十平米的门铺——陈华记利器专门店。踏入铺子,环绕四壁,各种刀剪明晃晃,白花花,寒气袭人。一盏昏黄的台灯下,寒光闪闪:一个老头,脖子上戴一串粗粗的佛珠,那半个巴掌大的吊坠子一直吊到胸前;头发花白,双目炯炯有神,正弓着身,如划船般晃动着身体,这个老头正是华叔,今年77岁。
听说华叔磨的刀凌空削番茄不出水,华叔斜了我一眼:“那是小把戏。要看一把刀是否锋利,有两个标准。首先,是削纸。”说罢,华叔拿起一把磨好的切肉刀,在柜台捡起一张报纸,横着削过去,一条几毫米的细纸条就出来了!接着,又把刀塞给我,让我竖着把刀往下放:“不用力的,就是轻轻把刀放下去,就能削开。”记者一试,果然无须用力,报纸当场破开。
“最重要的,就是轧发!”说时迟,那时快,华叔举刀放到自己头上,两手指轻轻扶着刀身,本以为大刀会滑落到华叔耳朵,然刀却没有落下!“能轧发才能剃须!这就是真锋利了。”
哇,那么锋利的厨刀,岂不是很危险?
“你都不懂。越是锋利的刀越安全!人们常常切到手,就是因为要用力切,刀打滑。如果刀够锋利,根本不用力就可以将猪肉切得像纸一样薄。不打滑,就不会切到手了。你说你喜欢做菜,没有一把好刀,你怎么喜欢?” 华叔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说起话来噼里啪啦地,就跟他的剪刀剪布的时候一样,“唰”地一捅到底。
陈华记里面,还有一张字条:顾客惠顾,免费开锋。现在很多名厂刀,买回去就可以用了,但华叔还是坚持帮你磨九块石头。
“新刀不磨就是废的!你可以用,但那是‘锯’不是‘切’。你帮衬我买刀,我免费帮你磨。这是责任!因为没有我帮你磨,再好的刀给你回去也没有用!”华叔说起刀,总是充满自豪。
那陶瓷刀呢?
“那个是旧东西!25年前我就在卖了,掉地上就没有了。即便不掉地上,顶多也就用半年左右。早过时了,现在又当新东西卖!”
求新,求变,贪图方便、便宜的现代人,早已经习惯了“锯”肉而不是“切”肉,也分不清假利和真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