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发的工人用电吹风解决空盒问题的例子,从5年前开始广为传播以后,经多人加工,出现了多种版本,述说的故事情节和主人都不一样,当然这并不影响它的实质。这是一个很客观的例子,他讲述故事归纳起来就一句话: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办法。原文并没有表明态度,这是作者很高明的地方,他赋予了文章广泛的寓意。于是,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当年在网上争论得沸沸扬扬。总的看来,在舆论中占优势的一种观点是:读书读多了会很迂腐,那些在西方成才的博士,还当不了我国的一个小工,还是中国人的智慧更为广博……。仅从网上观点来看,嘲笑那个博士团队的人占了大多数,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出来。
看了那些帖子,感觉非常眼熟。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我国与科学有关的文化演进过程,就文献的观看而言,从192几年的《科学》杂志到最近的科学刊物,包括科普和学术期刊,做了一些研究分析,也包括运用科学计量之类定量的方法。在1949年以前,是很难找到类似上面将博士与小工放在同一视角下进行比较的,但是到了1949年以后,形势就有些变化了,反右开始以后,形势就开始剧烈的变化。看了网上关于空香皂盒问题的那些观点,为什么眼熟呢,就是感觉看到了文革时期科普杂志上的那些批判文章,看到了大字报的照片。我不想去评论文革那档子历史,只是想告诉大家,从那时起,国内关于科学的语境就发生了变化,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认读就与以前不同了。历史无情的告诉我们,我国的科技总量上去了,但直接惠及的千家万户的科技成果,也没有几项是咱自己的了;就在同时,对面的台湾和隔壁日本,科技事业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于对待空香皂盒问题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文化的影响是很有分量的因素。网上对待空香皂盒的态度,可以说完全是文化的表达。
很多人在嘲笑那个博士团队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通用电气的成百上千个研究团队在想什么,更不会知道很多十年后的要上市的产品,其实现在就已经造出来了。悲观一点看,我们明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完全看对面的那些博士团队——不仅有能解决香皂盒问题的博士,还有经济的、管理的、哲学的。。。
我的工作,仅仅是在论坛上吹吹水而已,还希望科普和教育方面的同志好好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将故事中博士和小工的优点结合起来,灌输到工作中去。
该故事较早的版本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