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答案了:第一次听说潘巴母效应还是在初中时,当时百思不得其解。问物理老师,得到的答复是:“潘巴母效应是错的,你可以自己做试验。”用家里的冰箱做了两次都因为“超时”,等拿出试样时都已经冻成冰了,也不知道谁先谁后。一等就是十来年,当我第一次进单位实验室看到低温试验箱时就想到了这个实验,有“专业设备”的支持肯定没问题了。当时在做之前我的想法是潘巴母效应应该是不成立的,因为温度较高的液体当它经过一段时间降温到与温度较低的液体一样的温度后,其所有条件都与温度较低的液体是一样的,从此时往后两组试样的降温、结冰等过程都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温度较高的试样无论如何都会多出一段时间,以供它降温到与温度较低的试样一样的温度。
我用蒸馏水、盐水、牛奶、冰激凌都试过,结果和我当初的设想相同。温度较高的试样在降温到温度较低的试样相同温度后,两组试样的降温-结冰-再降温的整个过程都相同。试验前后偷偷摸摸做了好几天,还被几个“师兄”发现了。幸好低温箱这种普通的设备“公款私用”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没说我什么。不过其中一个“师兄”告诉我,其实在潘巴母效应刚提出来时,当时各国的很多实验室就做过相关实验,并且很快就证实这是个悖论。最后连潘巴母效应的发现者也找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主要错误有两点:一是当时的冰箱制冷管较粗较少,所以冷冻室温度不均匀,不是像今天的冰箱制冷管很细很长,成S形均匀的分布在冷冻室内壁上。潘巴母的热冰激凌正好放在制冷管旁边,是温度最低的地方。二是他没有充分搅拌他的冰激凌,所以他的冰激凌里的糖等没有完全溶解,也就是说他的试样糖浓度要低些,冰点就要高些,所以更容易结冰。
也正是由于潘巴母效应早已被证实是悖论,所以他从未在科学界产生过什么影响。现实中也没有谁把热水放进冰箱以期它快点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