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成就源于科学精神
作者:竹君
文章来源:徐州日报
浏览:822 次
2007年2月27日,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课题组站到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领奖台上。他们的课题从理论的提出到成果获奖,闵乃本院士课题组整整花了19年的时间。
“我创新的成就源于科学精神。”闵乃本院士说,“我从毕生的科学实验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如果要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我想,邓小平同志所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或许就是科学精神的最佳概括。”对于创新,闵乃本说:“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以功利为目的,不能急于求成,要甘坐冷板凳。”闵乃本团队1986年将准晶概念导入介电体超晶格时,攻的就是冷门。他们凭着科学精神和坚定信念,矢志不移,毫不计较个人回报,才使一个冷门学科发展成为热门领域,让国外同行肃然起敬,实现了中国科学家引领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梦想。
“科学精神是奉献精神。”闵乃本的体会是,科学的追求旨在对全人类的奉献,不以科学家本人的功利为目的。实际上,也只有不以功利为目的,科学家本人才不致患得患失,才能不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追求科学真理。“科学精神是坚持到底精神。”闵乃本说,对于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得到彻底的结论才能松一口气,否则一切努力只能等于零。“科学精神是协作精神,需要群体的智慧。”闵乃本认为,没有充满活力的群体,就谈不上重大研究的突破。
创新的内涵,是指人类在深化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此,要创新就必须研究、探索、思考、不断突破,永不止步。科学知识的创新通常是一个累积渐进的过程,掌握了理论知识、技能、方法不等于就是创新,也不意味着必定能创新,关键是在掌握知识、技能、方法的过程中是否具备以创新为内核的科学精神。当然,我们也不可贸然下结论说,只要具备或贯彻了科学精神,必定会有创新成就,不过可以断言,若缺乏科学精神,必定不会有创新。科学精神的有与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创新的可能与不可能;科学精神的强与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创新成就的大与小。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弘扬科学精神。
有了科学精神的武装,大家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就要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就要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科学界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总之,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大发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