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
大仙2008/09/24科学技术学 IP:陕西
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

  ●本报记者   张彤   蒋乃珺

  2008年09月09日《生命时报》

  近两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大部分疾病的罪魁
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
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因此提倡食用“碱性食物”。

  此言论经一些媒体和网络转载,影响了相当一批读者。但《生命时报》记者
从肾脏病学、肿瘤学、营养学界权威人士那里得到的信息表明,该言论纯属伪科
学,没有丝毫科学根据。

  肾病学家:食物影响不了体液酸碱度

  听到上述说法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
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教授首先表示,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
质”、 “碱性体质”这些词。他解释说,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
7.35—7.45之间。之所以这么稳定,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分别为体内缓冲
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脏调节。

  在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地
概括,就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又有酸性物质来中和。而
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
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肾脏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
性产物。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
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
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受到食物影响的。

  一本宣传“体酸是百病之源”的书称:“当人体的pH值处于7—7.35之间时,
属于弱酸体质,容易受到小病痛的干扰。”谌贻璞教授对此表示:“血pH值到
7.2是严重的酸中毒,已经到生命的极限了。”书中还称:“pH值处于6.9—7,
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谌贻璞教授哑然失笑,“我在临床上就没见过
pH值低于7的活人,更甭说慢慢存活着去患癌症了。”

  之所以“身体偏酸”会被着重渲染,这可能跟临床上酸中毒疾病较常见有关。
谌贻璞教授介绍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有四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前两者较多见,但绝不能说人病了身体就会
“偏酸”了。并且,就酸中毒的治疗来说,首先要从“治本”着手——尿毒症引
起的,需要透析;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岛素;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则
需要改善肺功能……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需要静脉给碱性药物,根本不可能
靠吃“碱性食物 ”来解决。

  上述图书名为《找对病源,碱回命》,还附赠100张pH试纸,建议读者“通
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谌贻璞教授指出,这毫无科学根据,人的
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碱度根本不能反映体内的酸碱度。尿液酸碱度是与
饮食相关,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物质时,尿液会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会
相对偏碱一些。事实上,通过饮食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只能防治泌尿系统的某些
盐结晶沉积或结石疾病,如为防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或形成尿路结石,应该让尿
液偏碱;为防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就应使尿液偏酸。

  该书开篇即称:“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过一组数据——全世界有70%—80%的
人属于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有超过90%的人死于因为体质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
病”,记者询问了多位教授级专家,大家对这些数据闻所未闻,也没听说过“联
合国卫生组织”这个机构。

  而据该书编辑刘女士介绍,此书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记者试图联系该书
作者,但遭到了拒绝。刘女士称,作者为成都某中医院的医生。但她既不知道作
者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其具体工作单位,更没有见过面,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
过他人进行的。而刘女士一直强调“这很正常”。据记者了解,出版此书的图书
公司中没有一名学医的编辑,但他们却出版了多部医学保健类图书。

  营养学家:酸碱性食物是无稽之谈

  按照“酸碱体质论”的说法,人必须吃“碱性食物”才能健康。就此,记者
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副主编程义勇。程
义勇说,早在上世纪 40年代,有研究食品化学的学者将食物燃烧后剩下的残渣
溶于水,再测酸碱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矿物质成分。但食品化学研究与食物进
入人体后复杂的代谢有着天壤之别。程义勇指出,某些所谓的科普文章主张“选
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值得提倡。

  但“酸碱性食物”一说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多困惑,不少人询问营养学会的专
家。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特别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做出了澄清:
“‘食物酸碱平衡论’称,谷类、肉类、鱼和蛋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
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
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事实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预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
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碱性的作
用。”

  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
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负责任地说,食物分为酸碱
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
事。”

  肿瘤学家:肿瘤病因与酸碱无关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记者就此采
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他认为,“酸性体质
致癌” 根本“不值一提”。孙燕院士指出,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是通过生物学试
验研究的,就是对动物、体外细胞进行长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试验,以
观察某种因素是否会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孙燕介绍说,经过上述研究,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第一,多环芳烃、
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可能诱发白血病、肺癌、
膀胱癌等;第二,电离辐射、热辐射、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对白血
病、骨肉瘤的发病有直接影响;第三,病毒,如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癌,人乳头
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等;第四,遗传因素,像乳腺
癌、大肠癌等都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第五,免疫功能缺损。

  “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孙燕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不
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再加上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可能成为致癌
的诱因。”

  不过,孙燕表示,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患上癌症,而需要
一个内外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酸性体质致癌论”也是
完全不成立的。

  到底是科普还是营销

  其实,很多宣称“酸碱体质论”的文章,都是在为推销某种所谓的“碱性产
品”做铺垫。

  记者注意到,一年前网络上的“酸碱体质论”文章还多以“科普”的面目示
人,如今,几乎在所有该类文章后面,都有产品的身影或隐或现,不由得让人怀
疑这是不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

  在新疆某保健品生产厂家的网站里,充斥着大量关于“酸碱体质”的“科普
文章”,宣称各种癌症都与“酸性体质”有关。而他们提供的产品——“恰玛古
碱性食品 ”就具有“排出人体内的酸性物质,纠正人体酸碱度”的功效,而且
价格不菲,10毫升的一小瓶精油就卖358元,一瓶90粒的胶囊卖280元。除此以外,
如 “弱碱性水杯”、“碱性离子水”、“天然绿藻”等新奇产品,也都搭上了
“酸碱体质论”的“便车”。

  不过上述言论经网络和媒体转载,影响不小,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风靡一
时的打鸡血、红茶菌,乃至前不久被批驳的“排毒餐”。对此,程义勇表示,科
普宣传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内容必须是得到充分证明的科学知识。“有些
所谓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没有足够的实验依据,只是简单的推论或猜
测,如果随意传播,就会误导广大群众。在学术界允许专家之间有不同观点的争
论,但一般群众对充满了术语的科普文章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容易受骗上当,这
就需要专业科技工作者站出来澄清。”

  谌贻璞教授则认为,对这些胡编乱造、敛财坑人的伪科学一定要狠狠揭发,
使它成为过街老鼠,让科学恢复原貌。
来自:科创总论 / 科学技术学
1
已屏蔽 原因:{{ notice.reason }}已屏蔽
{{notice.noticeContent}}
~~空空如也
hkbbs
16年4个月前 IP:未同步
44713
人们不能拒绝科学 [s:251]
引用
评论
加载评论中,请稍候...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
折叠评论

想参与大家的讨论?现在就 登录 或者 注册

所属专业
上级专业
大仙
学者 机友 笔友
文章
783
回复
1652
学术分
13
2008/05/17注册,6时58分前活动

传感器测试,物联网监控,测控。130 0345 0361 手机微信同号

主体类型:个人
所属领域:无
认证方式:手机号
IP归属地:未同步
文件下载
加载中...
{{errorInfo}}
{{downloadWarning}}
你在 {{downloadTime}} 下载过当前文件。
文件名称:{{resource.defaultFile.name}}
下载次数:{{resource.hits}}
上传用户:{{uploader.username}}
所需积分:{{costScores}},{{holdScores}}下载当前附件免费{{description}}
积分不足,去充值
文件已丢失

当前账号的附件下载数量限制如下:
时段 个数
{{f.startingTime}}点 - {{f.endTime}}点 {{f.fileCount}}
视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仅供内部学术交流或培训使用,请先保存到本地。本内容不代表科创观点,未经原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音频暂不能访问,请登录试试
支持的图片格式:jpg, jpeg, png
插入公式
评论控制
加载中...
文号:{{pid}}
投诉或举报
加载中...
{{tip}}
请选择违规类型:
{{reason.type}}

空空如也

加载中...
详情
详情
推送到专栏从专栏移除
设为匿名取消匿名
查看作者
回复
只看作者
加入收藏取消收藏
收藏
取消收藏
折叠回复
置顶取消置顶
评学术分
鼓励
设为精选取消精选
管理提醒
编辑
通过审核
评论控制
退修或删除
历史版本
违规记录
投诉或举报
加入黑名单移除黑名单
查看IP
{{format('YYYY/MM/DD HH:mm:ss', 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