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尾气排放燃料电池公交车驶入北京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6-06-29
本报讯 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个多方协作参与的典范项目,6月20日由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巴拉德公司制造的三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正式在北京街头亮相,在经过3000公里以上的道路行驶性能和安全考核后,这些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将从当日起在颐和园北门和五道口之间正式运行,全程18.2公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麦瑞德表示:“这标志着北京正式将燃料电池汽车用于公共交通运营,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并使中国成为最早将这一高端技术用于公共交通的发展中国家。”
在北京和上海,公共汽车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煤和石油的消耗是两种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占中国整个能源消耗的90%。几乎完全依赖石油产品为燃料的交通领域将在未来20年的中国石油需求中占大部分比例。预计到2010年,大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占到全国所有城市空气污染排放的64%。
与传统的交通工具相比,燃料电池交通工具杜绝了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的尾气排放,具有零尾气排放和高燃料使用效率的特点。它们不仅将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并且为应对化石燃料短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这一总经费达3000多万美元、为期8年的项目,将分两个阶段进行。该项目的二期预计于2006年下半年启动,将为上海提供三辆清洁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并建设配套加氢站。该项目还将在北京扩建加氢站,并对三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在运行中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对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可行性进行展示和验证,并努力将这种新型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应用于更多的公共交通领域。麦瑞德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希望以此推动建立可持续的交通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