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制度是必要的,尤其对于采用国家财政拨款的项目,总要给纳税人有个交代。但是如何不给好人制造麻烦,不给坏人留下漏洞,这是个世界性的哲学问题[s::lol]
国内的具体实践有两类:
一是表面形式做得完全查不出漏洞,随便怎么审计。但对于实际用款,其实没人管,只要票据手续没有漏洞就行了。目前国内的高校主要采用这种办法。
我曾见过“最严的审计”,那是国防科委派的审计组审计某课题组的纵向经费。里面有一项,买了300只二极管(这个二极管的确比较贵),审计组要求,必须见到实物。课题组说,很多烧坏了,已经扔了。审计组说,那就有问题,谁知道你们到底买了多少?于是动员全课题组的研究生翻箱倒柜,以及收拾垃圾桶,折腾了一整天,终于找回来286颗。从此以后凡纵向项目,啥东西也不敢扔。至于,是不是真的应该买这种型号的二极管,有没有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是不是真的需要买这么多,买来以后是不是都用在这个项目中,到底为啥烧坏这么多……审计组搞不明白,他们不知道,他们做了一件既浪费自己和他人生命,又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的事情。
二是所谓集中采购,只要是集采的就默认没有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所基本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办法的后果就是——又贵又慢,导致很难广泛采购小企业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是网上产品。而且,贪污腐败依然很严峻,采购部门成了重点攻关对象。
似乎在国内条件下找不出更好的办法。
上述这些办法,他的特征都是在表面上都做得清正廉洁了,但后果是整个体系的成本巨大,尤其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能不能把经费拨付到个人或者团队,然后就不管了呢?其实,从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这是最好的办法,它最能发挥研究者的主观积极性,直接成本最低。但是,这样就无法杜绝那些专门写报告,骗经费的坏人,于是又牵涉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评价科研的绩效。
不过,即使像现在这样,也无法避免坏人,甚至无法避免好人变成坏人。比如那些院士一出马,经费滚滚来,他花得完吗?最后还是得找一大堆买办,实在用不掉的钱,就想办法找各种理由花。这不,年底了,各个单位又该突击花钱了。
抛开法律、税收和会计制度,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效益权衡问题。直接散发经费带来的好处,和这样做可能被钻的空子之间,如何求得平衡,如何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在我看来,直接散发经费是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唯一选择,不论他有多大的漏洞。但决策者可不这样看,即使决策者这样看,中下层科技管理人员也不会答应——这不是证明他们都是饭桶、绊脚石吗,他们工作的意义何在?即使他们都同意,老百姓也不会答应的,他们不可能深刻认识科学研究的规律,并且结合自身长远利益理性的分析问题,就像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支持中医一样。